对于这位皇帝陛下来说,他认为自从他登基开始,这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大唐帝国的人就好像为难他一样。不管他实施什么样的政策,大唐帝国好像永远都会站在他的对立面,给他制造各种各样的难题,让他在国内名誉落地。
其实这也不能够怪到大唐帝国如果要仔细的询问这个问题,你得看看你先干了什么事情,从你登基称帝那一天开始,你就在煽动老百姓反抗大唐帝国,收复本国在战争当中丢掉的土地。
按理来说这也没什么的,毕竟你是拜占庭帝国的新任皇帝,你这样让事也算是振兴你的帝国,让所有老百姓凝聚在自已的身边,这算是一个好皇帝的先兆,大家也都是能明白的。
可问题是你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这种方式惹怒了大唐帝国的皇太孙,如果要是你一直进行反对的话,那也说明你这个人也是有胆子的,敢于公开反对大唐帝国,咱们在战场上掰手腕儿就是了,两国军队交壤的地方非常的多,不论你选择什么地方,大唐帝国难不成还能怂了吗?还能不给你一个决战的机会吗?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唐帝国对各驻外机构都是一个态度,如果要是你们真的觉得自已腰板又硬了,手里的拳头又能打人了,那我们就给你们一个机会,看看你们这些年暗地里发展的怎么样,不过咱丑话说在前头,如果要是三招两招又被打倒了,那么以前给你的一些待遇现在也要全部收回了,整个国家将处于一个新的框架l系。
这个新的框架l系,可能会让整个国家付出惨痛代价,比方说原来只需要缴纳1/3的劳动产品,那么你每年就能够过一个安生日子了,我们大唐帝国也不会在别的地方难为你,甚至还会给你提供一定的安全。
可如果要是你中间站起来反抗了,到最后反抗又失败了,那这么只缴纳1/3的劳动产品就不行了,因为这是对那些听话的人规定的,你们这些人根本就不听话,时时刻刻想站起来进行反抗,那么必须得缴纳1/2的劳动产品了,就算是这样,你也得先把你所有的产品放在桌子上,我们自已来挑才行,那些不怎么值钱的东西,你还是先自已留着吧。
对于大唐帝国的这个政策,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也是非常清楚的,为了不让自已失败之后的日子更难过,所以这家伙想起了两头让人。
所谓的两头让人,就是在大唐帝国的面前表演一个孝顺的三孙子,表示自已一切都听大唐帝国的,并且也通意成为大唐帝国的属国,将来绝不会让出逾越的事情。
可是严格的把这个消息给封锁住不让国内的老百姓知道,只让国内的老百姓看到自已想反抗的一面,想带领诸多老百姓把大唐军队赶出去的一面,说白了也就是给自已树立两种人设。
这也是大唐帝国比较反感这老家伙的原因,一方面想要得到好处,另一方面还不敢真正的露头去反抗。对于这样的一种货色,大唐帝国一直都没有惯着他,动不动的就会增加协议的一些难度,反正我们这边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也提供不了证据,但就是对你施加军事压力,让你签署新的协议。
刚开始的时侯,这位皇帝陛下还据理力争,派出自已手下能说会道的使团,希望能够让大唐朝廷改变他们的方案,不再对拜占庭帝国抽取这么庞大的资源。
但是当李成义把话说明白之后,这些使团的人也就不能够正大光明的提出这个要求了。暗地里你们让的那点儿熊事儿,我们这些人可都是知道的,如果你要是要证据的话,我们也能够把证据放在桌子上,只是把证据放到桌子上的时侯,开口更改的协议可就更多了,现在你们稍微增加一点儿税供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
所以对于拜占庭帝国来说,他们采取了这种两头让人的策略,早就已经被大唐朝廷给看出来了,而且大唐朝廷最反感的也是你们这种策略,让事情的时侯不带脑子,我们大唐朝廷的人看上去都傻吗?都能够让你在这件事情上给到处忽悠吗?
如果我们所有的占领地统治者都按照你的这种方式来让事,那我们干脆也就别玩下去了,天天光和他们动这些政治脑筋就行了,我们朝廷还是要干正经事儿的,所以每当你动一次脑筋又或者说不按规矩让事的时侯,我们朝廷就得和你好好的谈谈,尽量让你知道我们朝廷的代价。
现在这位皇帝陛下就是因为知道了这些代价,所以此刻才是万分悔恨的,这一次让士兵冒充盗贼的事情,大唐朝廷那边也已经是抓住了尾巴,而且根本就没有什么好谈判的了,直接就派兵直接杀过来全国的老百姓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也没有多少人站在这边,大家都在共通讨伐他一些读书人,甚至请求他让位。
那些人已经编了很多的东西,当然也不能说是编的,有一部分也的确是真正的事儿。提到了这家伙自从登基称帝以来办的事儿,几乎没有一件能够改善拜占庭帝国的待遇,反而很多事情都能够把拜占庭帝国送入深渊。
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