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1126节(2 / 2)

花钱请托发电报的百姓越来越多,朝廷干脆就彻底放开民用。”

谢衍又问:“火车也有了?”

王昇说道:“有啊。就连通往草原、西域的铁路都有了,全是先皇在镇压叛乱之后修的。”

“先皇就是前一个皇帝?”谢衍问道。

王昇点头说:“对,鼎泰帝。”

谢衍问道:“大明开国以来,有几个皇帝了?”

王昇低声说道:“七个。当今这位陛下,登基时还不满十岁,却是先皇的孙子。当时还有一位亲王政变呢,陛下也不知是怎么逃出洛阳的,到了长安通电各路兵马勤王。诸路大军还未到,开封禁军就杀过去了,洛阳叛军纷纷倒戈,一个月不到就平定叛乱。”

“通电勤王……”谢衍听着就感觉别扭。

从北宋末年到现在,才一百多年,正常发展应该是南宋末年吧。

南宋末年的火车、电报?

太离谱了!

第3章 大明已开国131年

谢衍为啥问电报和火车?

因为这本历史书里提到了啊。

谢衍仔细查阅大明皇帝的生卒年月,但没有鼎泰皇帝的信息,估计是死亡时间太近,相关教材内容还没编出来。

黄帝历,也在教科书上取消了。就连平时使用的日历,同样没有黄帝历存在。

谢衍借口自己头疼,拿着历史课本回卧室,王昇不便打扰就告辞离开。

回到卧室之后,谢衍拿出纸笔。

他晕开墨条磨了一阵,才发现自己在下意识的研墨。

可能是说话、穿衣、研墨这种日常行为,早就已经成了这具身体的习惯。就像一个脑震荡失忆的人,他记不得自己的名字,却依旧知道怎么说话。

书桌上的笔筒里,还有两支类似钢笔的玩意儿。

有笔尖,有笔管,但没有容纳墨水的皮管,似乎是塞了棉花之类的来吸墨水。

墨水瓶也有,玻璃瓶身,软木塞子。

谢衍翻开历史书,用钢笔蘸墨水,开始在写字本上记录——

朱国祥,退位,洪武元年——洪武六年。(在位6年,享年93岁。)

朱铭,退位,复兴中华元年——复兴中华十一年,神符元年——神符四十年。(在位51年,享年90岁。)

朱洋,病故,端熙元年——端熙七年。(在位7年,享年67岁。)

朱棠,病故,延淳元年——延淳十八年。(在位18年,享年69岁。)

朱孝炽,病故,隆盛元年——隆盛四年。(在位4年,享年55岁。)

朱敬均,病故,鼎泰元年——?(在位年份未知,享年未知。)

朱和沛,目前在位,嘉庆元年——嘉庆三年。(皇孙继位。)

如果不算鼎泰帝朱敬均的在位时间,从大明开国到现在才89年。

但王昇说大明开国已一百多年,那么鼎泰帝的在位时间至少11年以上。

再看鼎泰帝的爹,在位四年、55岁就死了,那他自己可能是30多岁继位。

而且,鼎泰帝还熬死了儿子,直接让不到10岁的皇孙继位,估计也是个超长待机的。

谢衍甚至怀疑,现在这位由皇孙继位的嘉庆帝,很可能是身份有点什么问题,所以才导致一位亲王敢于政变。

如果把鼎泰帝的在位时间设定为35年,大明开国就已经124年了。

北宋灭亡之后的124年,该是南宋末年,还是已经到了元朝呢?谢衍的历史太差,完全搞不清楚。

草!

谢衍猛拍自己额头,他刚才忘了问王昇,鼎泰年号到底用了多久。

这位鼎泰帝应该是很牛逼的,因为王昇之前说,鼎泰帝镇压了西域和草原叛乱,并且修通了开往西域和草原的铁路。

“砰砰砰!”

敲门声响起。

谢衍连忙撕下刚才自己写的东西,揉成一团放进衣服口袋里:“请进。”

一个小女孩蹦蹦跳跳推门而入:“六哥你的伤好了?”

“你是小妹?”谢衍问道。

小女孩有点不开心,噘嘴说:“看来还没好,连我都不认得。”

谢衍捂着脑袋:“一想事情就头疼,你帮我回忆一下。你叫什么?”

小女孩道:“我叫谢婉啊,族里行十三,平时都唤我十三娘。”

“原来是十三妹,我有点记起来了。”谢衍开始瞎扯。

“真的?”谢婉又变得高兴了。

谢衍趁机问道:“十三妹,鼎泰有多少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