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昨天送了好些东西来,她自然是要回礼的。
当苏皎皎到了程定萍家里后,发现旁边的一块地上六七个人在热火朝天的干着,挖泥的,整地的,搬石头砖块的。
程父程母,程定琴夫妻也在忙,就连李大全也在。
程定萍则是在院子中坐在小板凳上用搓衣板洗着衣服。
“程婶子,你们这是在挖地基吗?”苏皎皎好奇的问道。
程母听到声音,抬起头来,在看到是苏皎皎时,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苏知青,你咋来了?对啊,我们在挖地基。姜书记说这块地没什么用,就由队里卖给我家萍萍了。想着最近事情也不多,就赶紧给把这房子给做起来。”
虽然队上借了房子住,但那房子终究还是太破旧了,一下雨就漏雨,厨房看起来也有些危险,这种房子住着不安全。
“恩,盖个新房更好一点。”苏皎皎赞同的点头。
程定萍没有自己的房子,确实是很需要一个房子。
房子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房子的人就像是一个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疲惫不堪。
而且现在程定萍不缺钱。
这年代在农村盖一个土泥房,四五十块钱足够了。
如果是要盖钢筋水泥红砖的房子,那至少要三四百。
程母擦了擦手上的泥,将苏皎皎迎到旁边住房的院子中。
程定萍在洗衣服,她看见苏皎皎过来,也连忙擦了擦手上的泡沫,站起身来,朝苏皎皎走过来,笑道:“苏知青。”
苏皎皎将手中的篮子递过去,脸上浮起一抹笑“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一点心意,你收着吧。”
程定萍看着那一袋桂圆干还有一包红糖,以及下面的鸡蛋,连忙摆了摆手,“这东西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其他的就不说了,这桂圆干可是好东西呀!在农村都见不到一个,供销社里可是要卖好几块钱一包呢!
还有这一包红糖,一看就知道是一斤重的,现在的红糖也是精贵的,只有生孩子和坐月子的时候才能吃到。
苏皎皎道:“你身体太弱了,不多补补,到时候怕是不好生产。”
说着她将篮子塞到程母的手中,“昨天我也收了你家的东西,礼尚往来,才是朋友。”
“那好,那我就替萍萍收下了。”程母有些感动的说道。
这桂圆红糖,在女人生完孩子的时候都是极需要的。
这些大热的食物可以排恶露。
没想到苏皎皎眼睛也不眨的就送了出来。
苏知青可真是个好人呀!
这份情,她记住了。
程定萍眼眶微红,看向苏皎皎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感动。
送完东西以后,苏皎皎也没有在这里多留,待程母将东西放好,把篮子拿出来还给她后,她再闲磕了几句,便回家去了。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这日村子里终于迎来了个好消息,说是村子里要装电线了。
装了电线,以后家家户户就有电灯了。
因为要装电线,所以村里要召集一些人去帮着挖洞埋电线杆,以及上山砍树充当电线杆。
肖元明和陆伟民都去了,村里那些力气大的汉子都上山砍树去了。
从县里的供电所通到村里,有近三十里的路,这一路过来所需的电线杆不少,自然要砍很多的树来,而且也不是随便什么样的木头都行的,至少要高四五米以上的木头,还得是直的。
这种木头一般比较粗,砍起来也十分吃力,这是个体力活。
第124章 吓晕了【1】
尤其是现在已经是六月天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
每天早中晚,肖元明干活回来都是一身的大汗。
苏皎皎想着去山上采些凉粉草回来做凉粉给肖元明降降暑,不然这种天干活真的是太热了。
苏皎皎上午把活早早的做完了后,下午就挎了个小篮子上山去了。
这年头,乡亲们都不大认得凉粉草,就算认得也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漫山遍野的都是凉粉草,随处可见。
苏皎皎很快便采了一大篮子,正好上次阿明掏的那个蜂窝里的蜂蜜还没有吃完,她把蜂蜜挤出来放在了瓶子里,蜂巢已经吃完了。
正当苏皎皎采完凉粉草,准备要下山时,只见周媚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苏皎皎,你采这么多叶子做什么?难道它有什么用处吗?”
苏皎皎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周媚心中嫉妒得不行,脸上却故意露出好友的笑容。
在她印象中,苏皎皎过着这样的好日子,还有必要上山来专门摘这种叶子吗? w
定是这种叶子有用处,不然苏皎皎肯定不会过来摘!
苏皎皎心中涌动起一抹警惕,面上却不显,“没什么用,采回家喂鸡。”
家里现在养了两只小鸡仔,是前两天从陆婶子家里抓来的。
她家养的鸡,孵了六只小鸡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