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鹤云掂了掂终于有重量的钱袋,摇头叹息说:“不多不少,正好二十文,今日收入,合计一百二十文,没娘子赚的多啊。”
“无妨无妨,夫君以后就由我包养了,啧啧啧,这小脸长得多标志啊,我不亏不亏。”林多福打趣孟鹤云。
孟鹤云则点点她的脑袋,任由她瞎贫:“下午我在摊子处再抄会书,你可以自己在集市逛一逛。”
“好。”林多福点头。
两人缓缓步行到了仁济堂。
孟鹤云把药方子递了过去,药童看了一眼,说“这一张,十文钱一副药,共五贴,五十文;这个十五文钱一副药,一共十贴,一百五十文。”
吓。
没有医保的时代,看病能让人瞬间返贫。
孟鹤云想了想:“第二副药,也取五贴。”
“好,那就一百二十五文。”药童拨打着算盘,快速报出金额。
孟鹤云给了钱,取回了药包。
林多福看着孟鹤云弯腰将药包一包包放入背篓,正巧看见他脖颈一侧的皮肤被晒得通红。
她鼻尖一酸,心里泛疼。
孟鹤云是个有谋算的,这买药的钱怕是他一早就算好了的,所以来到坊市就去接了抄书的活。他总是这样,默默在她身后准备好一切,什么都不用她操心,只要做她自己想做的事情,无论失败成功,都有他帮她兜底。
孟鹤云一直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也是一个传统又极其负责的男人。恋爱、结婚,但凡是两人一起,总是他在付钱,他从不会让她花一分钱。
换了时代也是如此,他希望自己能担起家里的经济重任,一如往昔那般,由他撑起一个家,不想她太累。
但是,他所思亦是她所想。她也希望,能帮他分担压力,毕竟古代科举的花费是巨大的。
“小师傅,给我一罐晒伤膏。”林多福吸吸鼻子,对药童说。
第19章 草帽亲亲
孟鹤云听到林多福说晒伤膏,心里惊了下,仔细打量了一番后,并没有发现异样,这才放下心来。
毕竟女孩子每天瓶瓶罐罐那么多,他只当林多福想着这几天摆摊要提前做好预防。
“给,您的药,二十五文。”林多福接了药,将药放在背篓里,“小师傅,您这可有生姜卖?”
“这就是了。”药童点了点姜片干。
林多福摇摇头:“要那种新鲜的姜。”她刚在赵氏杂肆看过,卖的也都是干生姜,并未有她熟悉的新鲜生姜。
“您赶巧了,后院刚有一批新姜,还未炮制的,不过姜贵的很,一两新鲜姜是三文钱,一块姜大约半斤八两的样子,二十余文。”
都能买上一条上好的猪肉了,一旁的人咂舌。
“你帮我拿一块吧,记得帮我拿全须全尾的。”林多福心里有个想法,这生姜是必须买的。
“行,我帮你去取。”
药童很快就取了来,“娘子,一共重十两,共计三十文钱。”
林多福确认无误,小心取了姜,放在背篓最上面,付了钱,这才和孟鹤云相偕离去。
这时候,后头帘子走出个书生,正巧看到了林多福和孟鹤云的背影,他
悄悄问了药童:“刚那书生抓了什么药?”
药童不答:“华公子,病人抓的方子,按规矩不能和他人提起的。”
华夏茗偷偷塞了一角银子给药童。药童清了清嗓子,瞅着正好无人,就点了点几方药。
华夏茗久病成医,对药很是有些了解。
“保胎药?”华夏茗皱紧了眉头,这孟鹤云不是刚成亲么?他捂着胸口,咳嗽了几声,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婚前有孕,珠胎暗结?!
那孟鹤云该不会行了什么龌蹉之事吧,若真是如此,那推荐进县学的那个名额,非他莫属了。
他打听到一个内幕消息,思源学堂创办人周举人为了照顾学堂内资质聪颖却家境清寒的学子,有一个名额可以推荐去县学,并且学杂费全有周举人出资,人选就在他们甲班中有童生功名之人中来定。
甲班就5人已有童生功名,这5人中他和孟鹤云最穷困,而孟鹤云上次岁考就排在他前头,若是能挤掉他,他就稳了。
华夏茗心中狂喜,悄然跟在他们身后。
而还不知道有人尾随的孟鹤云和林多福,神情轻松地走出来药堂,又走了几步,回了摊子上。
“我去买个东西。”林多福看了看孟鹤云的摊位,撂下一句话,就小跑着离开了。
孟鹤云笑笑,继续摆摊,有生意就做,无生意就拿出新买的纸,重写开始写《千字文》,他打算下午再抄三篇,换了钱,可以买些笔墨纸砚,他还欠了林庆年一个砚台,正好今日一起买了。
因为上午已经写过两遍,所以他不假思索,运笔如飞,落笔成文。
他正写着,突然头上一暗,他伸手摸了摸,发现是一顶全新的草帽。扭头看去,是同样戴着一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