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能再要这个名儿了。”她紧紧地握住了英莲的手,“我的儿,你不如还叫后来的名字?”
英莲固执地摇头。
见她们母女为难,颜母就在一边笑了,道,“我看啊,女婿就是极好的。夫妻本是贵人,不如就让女婿给起个名字,也是合乎规矩的,你觉得如何,阿姐?”
大封氏点头。
于是颜母起身出了她的卧室,去到客厅那边,“姨甥女婿,你过来。”因着颜母年纪也颇大了,又是长辈,所以并不避讳,直接叫他进屋里来,“你岳母想给你媳妇改个好名儿。你快给她改。”
“可是真的?”何掌柜看着英莲,颇为惊喜地问。几年前,他与她成婚之日,想给她起个名字,她却说不改。如今倒是愿意了?
“嗯,找到了母亲,就想改了。”这也是解释了当年不肯改名字的原因。
原来是心有所盼。
何掌柜心顿时放宽,想了想,就道:“不如就叫芙儿,甄芙,如何?”要不是与自己的姓同音,他都想直接取“荷”字。
两个老人轻声地念叨了几回,倒是这个“芙”字极好的,既有原来“莲花”之意,又与 “福”同音,岂不是好听又有好寓意的名儿吗?
于是,来晚了几年的“闺名”倒是在两个老人的见证下取了。
“以后我,就是甄芙了。”英莲,从此就叫甄芙,只觉得她自己念出这个名字时,身子轻快了许多。就好比是套在身上的枷锁忽然被打开了一般。
“谢谢你,夫君。”甄芙走到何掌柜身边,柔柔地看着他,眼里尽是情意。谢谢他,不嫌弃她,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接纳了她。不然,她如今还不知在何处呢。
与此同时,贾瑭与颜慧聪说话时,有些心不在焉。
颜慧聪很是好奇,“瑭兄弟,你这是想着谁?”见着身边无人,他便说起了玩笑话。
哪料到贾瑭反应还挺大,“胡说。哪里想着谁家的姑,谁。”好险,差点儿把“姑娘”二字给说出来了。
即便如此,颜慧聪还是听出来了,笑了,“原来如此。”
贾瑭红着脸起身,“我们出去走走?这江南的乡村景致,还是我小时候跟着师父到处游玩见过的。”
两人不知不觉中,就走到了村尾。
瞧着远处的一座景致的别院,贾瑭有些好奇。
“听说那是甄家的。”
“甄家?就是名震江南的甄家?”贾瑭半是玩笑地问。
颜慧聪点头,“正是。你瞧,他家的宝玉公子。”
宝玉?贾瑭抬头看去,很是震惊,“宝玉公子?”
“对。甄宝玉。”
若不是知道贾宝玉在京城,无老太太准许,不得出京,他都以为迎面走来的就是贾宝玉了。
“真是太巧了。”贾瑭心里闪过了这个疑问。
因为除开姓氏不同,这甄宝玉与贾宝玉,可是长得一模一样的!连衣着喜好都大致一样。
那甄宝玉带着仆从也到了贾瑭两人跟前,眯着眼瞧了贾瑭几眼,便面无表情地朝着贾瑭点了点头,走了过去。全程是一眼没正眼瞧颜慧聪。
不说贾瑭对甄家好奇,就是甄宝玉对贾瑭也起了好奇心,“你们去打探一番,那个小公子是谁家的。”
“是,二爷。”
竟是连排行也一样么?
他们不知贾瑭会功夫,耳清目明的,他们的话,都被他听了个一清二楚。
也罢了,就算他们知道了自己是谁,也奈何不了自己。
可惜贾瑭听不见他心底的话。
此时的甄宝玉面上平静,实际心焦得很。因为家中现在已是步步维艰。父亲猜测,朝廷对甄家不满了。
甄应嘉感觉到不妙,已是在暗中转移一些财务,便是防着哪天真出事了,有点后路,哪怕是作为让别人出手相助的条件,也是好的。
因为心情抑郁,甄宝玉便出门来散散心,没料到就遇见了贾瑭。左右贾瑭没有遮掩,甄家下人很快便将他的消息给传上来了。
等到晚上,甄家父子在书房谈事时,甄宝玉就将贾瑭的事说了出来。
“这事我是知道的。”甄应嘉眯着眼道:“当初就是他与肃王爷坏了我们的大事。听说下个月,林如海就会回姑苏祭祖。哼,不年不节的,回来祭祖,怕是听从皇帝的命令,回来做坏事的罢了。”
想到此处,甄应嘉心里怦怦直跳,林如海再回姑苏,莫非就是想再害他一次?
此时的他无法镇定,被自己的猜测给吓到了。
当即叫人加快了藏匿钱财的步伐。
当天傍晚,封家几个舅舅,带着一大家子全跑到颜家来。女人们都舔着笑脸奉承大封氏以及甄芙,而几个舅舅则是围着何掌柜的拍马屁,有意无意地说起他们这些年来,供养封氏的功劳、苦劳。
没有直说,却是绕着弯地叫何掌柜的给些银钱作为报酬。
为了甄芙的名声,而他们也的确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