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说非攻,就是反对侵略战争,拥护和平。当然了,这一点跟秦国不太搭。
墨家说明鬼,明鬼意思是要继承前人的文化传承。
而最重要的是,墨家说天志,天志指的是,得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为人所用。
四爷就说:“若是能把诸子百家都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使得文化根基构成不再单一,此一遭,你我就不算白来。”
什么一统六国,那是嬴政的事,跟你我不相干。你得给自己找到定位!这亦是一件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事!这才是你我该干的。
桐桐看了他一眼:“所以,造纸之后,你去拜师荀子。造纸术说到底是墨家,而后你又学于儒家……你早就开始准备了?”
四爷白了她一眼:要不然呢?跟你一样,围着嬴政转?
桐桐就笑了,这才捧着碗吃饭:“墨家很难弄的!他们的构成类似于宗教。”他们的弟子不管在哪国任职,都得先遵从墨家的家规,这哪成呀?
“所以呀,这是一个复杂的斗争过程,革新过程,慢慢来嘛!”要不然,这一辈子能干啥呢?
桐桐停下筷子,问说:“那么,你现在是……要干嘛?”
四爷看她:“墨家首领为’巨子‘,而’巨子‘并非传血脉后代,而是由上一代指定,代代相传。”他指了指他自己,“我先做个’巨子‘试试!”
桐桐一下子就咳嗽出来了,感觉米粒呛气管了。
四爷:“……”这个人真是!我连个’巨子‘也做不得?至于吗?
第750章 秦时风韵(77)二更
巨子……这个,咋说呢?
桐桐端着碗扒拉饭,今儿这个饭很香:葱爆羊肉,蒸蛋羹、豆芽炒肉丝,煎鱼块,鸡汤。
自己不管,人家这日子过的也是很舒服的。
她一边吃着这个在四爷看来,只是能入口的饭食,心说:墨家讲究节俭。
讲究到什么程度呢?
’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意思是:用粗麻做的衣裳,藜是灰菜,藿是豆叶,这两种煮一煮,就是饭,贱食。这般过活,还是早上有的吃,晚上就没有了。
又有记载说,墨家是’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穿着粗麻衣,穿着草鞋,日夜为墨家奔波,过最清苦的生活。
这是人家的节俭!节俭就是真节俭!
咱吃着四菜一汤,稻米粒是精挑细选的,羊肉用的是羊腿肉,炒肉的大葱只选葱白。炒豆芽的肉是里脊肉,一头猪身上就那一溜。而煎出来的鱼块,一水的鱼腹部的肉。还有炖汤的鸡,为了肉好吃,选的是秋里才养起来的小母鸡。
再摸摸屁股下面,地面是改造过的,暖的!整个外室内室,羊皮都铺满了。
墨家得瞎了眼了,叫你做巨子?
关键是,人家无私呀!组织严密到做官者没有私财,有俸禄要奉献出来,做到’有财相分‘。身为巨子,不得以身作则呀!
不是小看你,你能把你现有的都拿出去,大家分了?
桐桐一边吃,一边腹诽他:墨家分墨辩和墨侠,但身为领袖,你得能辩,也得有任侠的本事吧。
何为墨侠?手持重剑,穿的如同乞丐,然后吃着糙食,四处推广墨家学说。
他们主张’非攻‘,那就是谁侵略别人,他们就反对谁。谁弱小,他们就去帮助谁。
你是能辩,但你拿不了重剑,穿不了乞丐服,吃不了糙食,帮弱小而反对强大者,在你看来叫不识时务。
就这样,还梦想着当巨子呢?当个嘚啊!
四爷看她一眼,再看她一眼,然后说:“试试嘛!”不试怎知不成?
桐桐嗯嗯嗯的点头:“说的对!梦想总是要有的嘛。”
四爷:“……”万一不成,“那我可自立一派嘛!哪个学说不分流派呢?”
懂!人家不叫你当巨子,你就另立门派。最后,成了儒家和墨家的弃徒,大反派。
四爷却一副本来就如此的样子:“墨子最初亦是学于儒家,最后如何了呢?不赞成,那便反对嘛!他能看不惯儒家学说,我亦能看不惯墨家这种种反人性的观点和理念。”
墨家最后没落,与独尊儒术有关,可也与他们这种类似于宗教一般的规矩有关。
桐桐:“……”行吧!你加油!她岔开话题,“那照这么说,墨家在韩国应该是很活跃。”韩国弱,防着韩国被秦国吞并,他们应该会自发的,有牺牲精神的去帮助韩国才对。
墨家崇尚舍身行道,《公输篇》里记载了’止楚攻宋‘,那时还是春秋末战国初,楚国要攻打宋国,楚国强,而宋国弱。于是,墨家派三百人,持墨家守城兵器,’在宋以待楚寇‘。
他们的理念是这样的!所以,以此来推断,墨家在韩国一定很活跃。
四爷点头:“应该就是如此。”
他催桐桐吃饭:“你忙你的吧,我有正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