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路本就不该走。”
大太太:“……”
“你若还是想不通,那大抵是金家真辱没了你!你回娘家去吧,家里不留你。”老太太看着大儿媳,“郡主好,四哥儿好,金家才好!谁想攀扯郡主和四哥儿,这就是害金家。你身为金家主母,若心生妒意,行有偏颇,这家也莫要当了。”
“母亲!”
“不是我这老厌物无情,而是事关家族,事关子孙后代,不容一丝差错。”老太太就说:“而今,只两条路。其一,你回娘家,反思己过;其二,入佛堂反省,或是三年,或是五年,再定。”
你压再上面,张氏和刘氏总也战战兢兢的。小两口的日子也没法过!
不如,你去佛堂,我带着孙媳妇,教一教管家理事!有年,也便能独当一面了。即便才干平平,但迎来送往,也能应酬。
孩子们轻松了,这自然就有孕了。年间添一两个孩子,张氏和刘氏也就有底气了,觉得站稳脚跟了,便再也不会那般战战兢兢,总像是被吓着了一般。
大太太:“……”竟是无可选,只能选择在佛堂反省。
这些事桐桐都知道,老太太也没瞒着!可以说雷厉风行,真就将大太太给弹压了下去。
紧跟着,她和四爷要搬出郡主府。
“府里给您留了院子……”
老太太连连摆手,说四爷:“四哥儿,君臣本分当守。”莫要莺莺燕燕,那甄应良便是下场。
四爷应着:“休沐之时,我便回来看您。若是差事完的早,我便回来陪您用饭。”
好!
自此,两人搬去了郡主府。
这府邸只简单的修了两个院子,其他的需得慢慢的整修。
这中间,金家办了两桩婚事,将两个女儿都嫁了出去。嫁妆由公中准备,一个姑娘一万两银子筹备嫁妆,而后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又有甄家来了管事,交割公主的嫁妆。
这些事纷纷扰扰,琐碎之极,竟是花费了半年时间,才将田产、铺子的账目和管事理顺了。
而四爷在翰林院过度了半年之后,天也冷了,吏部的任命下来了,任命四爷为姑苏通判,六品。
桐桐:“……”他说半年之后下江南,这还真就下江南了。
姑苏,通判!
通判掌兵民、户口、钱谷、赋役、讼狱案件审理等。
这个官职的权利有多大呢?凡是来往的公文,必须通判与知府同签,才能生效。
可以说,知府是主官,通判就是一府副官!
而四爷被限期,半月后赶到姑苏上任……
第1091章 红宇琼楼(33)一更
半年,说下江南就真的下江南呀?
桐桐把温热的酒递过去,先喝一杯暖暖身子!
四爷喝了,然后搓着耳朵:“今儿忒冷!”
可不!冷的邪乎!也不见雪,干冷干冷的。大风小风轮换着刮,大风吹的人迈不开腿,小风嗖嗖嗖的,刮到脸上跟小刀划拉似得。戴着耳套还能冻的搓耳朵,可想而知这一入冬,到底有多冷。
热毛巾擦了手和脸,坐在暖锅边好一会子才暖过来,饶是如此,吃饭的时候手还是抖的。
桐桐一看这样就知道了,肯定是白天在衙门冻透了:“翰林院炭火不足?”
这话说的!要么说翰林院清贫呢,他们从哪找油水去?别说装到各自的腰包了,就是衙门的小金库也没积蓄,要不然不能这么受着。
夏天无冰,冬天炭火就那么些,自家带的暖炉,可那么大的房舍,一个小炉子能起多大的作用?
“先喝汤!”桐桐将盖子掀开,“今儿是冰煮羊。”
冰煮羊最不可错过的便是汤,热乎乎的一碗下去,五脏六腑都暖了起来。
桐桐说廖嬷嬷和银翘:“不用伺候了,你们也去吃吧!先喝汤,这个汤错过了就可惜了。”
廖嬷嬷应着,笑着和银翘转去角房用饭去了。主子宽和,每五日总是要改善一次伙食的,倒不是各个都围着吃冰煮羊,不过是大锅里冰煮羊,一人一碗汤,一人半碗肉,烙饼管饱的吃。没有主子吃的那么精致就是了,其实味道是一样的。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ot;&ot; title=&ot;林木儿&ot;tart=&ot;_bnk&ot;≈gt;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