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16章(2 / 2)

记者,到医护,到病人。而每天,只这一个单元,就长达十分钟之久。

电视怎么播的,桐桐并不知道。她靠在角落了,刚才去帮忙了。有个大夫感染了,出现了症状。一旦开始,就会陆陆续续的出现这种情况。

到点了,她给家里打电话:“没事,平安!”

她说着平安,可此刻家里电视上的画面是:“……卢大夫出现了症状,不幸被感染。在这重症室里,我们的医护人员也许陆续会被感染。但是,他们依旧选择坚守一线,无一人因任何原因选择离开……实习记者林雨桐为您报道……”

第二天,又有两个护士被感染了。

新闻画面里,桐桐对着镜头:“防护设备紧缺,五层防护需得及时替换销毁……在医护人员陆续被感染的情况下,马上就有医生护士主动请缨,补充了进来,没有耽搁病人的治疗……”

镜头下,一切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实习记者林雨桐在一线将持续为您报道……”

第1256章 归途漫漫(63)二更

对桐桐来说, 在这个重症室里,天天接触病人,但却无法伸手, 没有权利伸手, 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

这天,卢大夫没救过来, 病逝了。

这天,第一个采访的那个病人,一个孩子的父亲, 他病情稳定,逐步康复,可以转出去接受观察了。

看着卢大夫的遗体被运走,她站着没有动。声带哽咽的记录了卢大夫病逝的全过程。但是她知道, 这个……在现在是不能播的。

本就恐慌,若是将死亡记录的这么清楚, 这种恐慌会翻倍的。

她靠在墙上调整情绪,去采访康复的患者。

电视的画面上, 记者语气轻松:“……那祝您早日回家!能带着孩子去游乐园……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 我们的孩子都能在游乐园里尽情的玩耍……”

后期团队和审核团队, 拿到的是所有的采访内容。当然也包括卢大夫那段报道!

帮着剪辑制作的同事,跟着掉了眼泪, 但是这是对的,该剪掉的。

前面是记者几乎哽咽出声,喘息紊乱,护目镜里全是雾气……后来却是记者愉快的与康复的患者采访告别, 气氛轻松明快, 带着无尽的希望。

桐桐接到数次电话, 都是领导打来的:“首先,得注意安全;其次,若是扛不住了,可以随时撤下来,进入隔离区进行隔离,有同事替你;其三,提出表扬。不管是这段时间冒着风险的坚持,还是在面对工作的时候有大局观,坚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我还可以,我还可以……”太危险了!再进来人,不会比卢大夫他们防护做的更好。

于飞一再问:“可以吗?”他给领导替意见:“应该强行把她撤出来!”逼仄的空间,压抑的环境,整天套在好几层的防护服里,连呼吸都不能顺畅。

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要吃喝拉撒!为了节省防护服,他们会控制吃喝的次数,会控制上厕所的次数,知道这样一直坚持有困难吗?

这要在里面见生死!

于飞说:“她才二十二岁,她还是个孩子。”

但是没有撤,这一坚持,就是两个多月,直到五月中旬,重症病房里能出院的都出院了,当然了,没能出院的,都已经去世了。

她这才结束了这次的采访,按照防控要求,住进了隔离病房。

这个时候的隔离人员已经很少了,她被安排了一个单间。

而此时,外面几乎已经恢复正常的秩序,学生也已经陆陆续续的返校了。高校的也解禁了,允许学生进出校门了。

四爷取了换洗衣裳,又给带了许多吃的,通过医院的消毒处理,这才送到她的手里。

两人搁在隔离区的玻璃门见了一面,四爷:“……”脸上被勒出了各种印记,本来就瘦的人,这两个多月更是瘦了十斤不止,嘴唇有些发紫,脸上有了些红疹子。

他给桐桐拍了照,然后给林耀军打了电话:“……对!见到人了。医院做了全面的体检,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隔离半个月,若是没有什么特殊症状,就能出院了。”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ot;&ot; title=&ot;林木儿&ot;tart=&ot;_bnk&ot;≈gt;林木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