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祖宗的脸。】
“并非流言!”上头的孟怀书已经不去考虑天子的目的了,他只知道,天幕上说得没错!
【这还不算,市民阶层很快涌现出一个声音,既然说荀子偏向法家,还教出了法家的领头人物,那荀子怎么在孔庙,而不是法家圣人呢?】
“噗——”
“你,你不会想把荀子挪出孔庙,真给法家吧?”
又是市民阶层这个词,想也不用想,这就是弘德帝故意放出的风声。
儒生一个个却炸了,“圣人?品德智慧都达到至高境界方为圣人,济世救人方为圣人,法家愚昧百姓,施严刑峻法,如何能出圣人?”
“荀子与圣人之名怎能被法家玷污?!”
可惜天幕不会因此而改变。
【而类似这样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朝堂,鹤仙灵机一动,诶,是个好主意,也不需要和百官商讨了,圣旨一下,在邯郸建造荀庙,追封荀子为法家圣人,将其弟子,毛亨,张苍,以及法家双花韩非子与李斯,都挪到荀庙里去。】
自魏晋之后,早已低调隐居的荀氏后人,在村子里,你看我,我看你,还有这好事儿?在家待着,祖宗就成圣了?
“要出村吗?”
“虽然是利用,可是……”
可是这报酬,未免太丰富了些。
“出!单独建庙祭祀都好说,但法家至今唯一一个被帝王明旨确认的圣人,这样的机会若是错过,百年之后,还有何颜面去见祖宗?”
什么儒家不儒家的,我荀氏就是法家的!
百官感觉脑子嗡嗡的,荀子,成法家圣人了?这合理吗?荀子他老人家知道您乱来吗?
【至于孟子,这样吧,孟家后人与孔家后人比划比划,若是孟家赢了,孟子又怎好再屈居从祀地位?】
“我们已经赢了!”孟怀书红眼,“还能再让殿下给个单独的孟子庙位置吗?”这不是从祀不从祀的问题,这是祖宗尊位的问题!
丁俊捂着自己的牙,有点酸,孔庙从祀都能“屈居”了,真是“委屈”死你孟家了!
【明知是套,但孟家能忍住吗?不能,并且孟家真的赢了,鹤仙有饼是真给啊,孟子荀子都给挪出孔庙,去成圣享单独香火了。
如此一来,不仅儒家内部相争挂到了明面上,重要的是,法家出了个圣人呐,尤其是鹤仙前两年刚试图变法,这背后的含义,还用想?】
【当法家能从儒家拽出一个圣人来,儒家的“唯一正统”性就已经没了,剩下的,不过是交给时间。】
法家得了圣人,自然不会不维护自己的地位,还要防止儒家继续攀咬,将圣人给抢回去。
法家,自古以来,都是君王最好用的利剑,比儒家,好用,能放心用多了,元泰帝心想。
东宫,徐甫不明白,为什么这一期,受伤的是他,而他的师兄,却天降馅饼?
他师兄学的就是荀子和法家思想!
杨春一脸春风得意,干劲满满,跟殿下比起来,他还是太保守了,袖子一捋,“师弟,愣着干什么,干活儿啊!”
这么好的求职环境,怎么能休息呢?
徐甫:……
好想学徐福遁走:)
【自此,儒家一家的垄断被打破,其他学派想要入仕,都要披着儒学皮的情况,也逐渐减少,千年以来,围绕儒家的思想钢印,被撬动了,思想,也迎来了自由。】
第35章 被迫中止的变法
天幕这下是真的快把天给捅破咯。
这次的视频也不长,但含金量有些太高。
钦明殿内,左相认命地站出来,“陛下,孟子与荀子皆是古之先贤,单独建庙亦是顺应民心,只是……不知荀子庙,该如何定位?”
《孟子》可是科举的必考内容,尊崇孟子的学子更是不知凡凡,若抛开政治目的,只是单纯给孟子建庙称圣,学子是没有不愿的,毕竟学子还单纯。
如今天幕中,既然孟子已经单独成圣,那现世,就得跟上,这对朝廷而言,不是难事。
但最难的,在荀子如何安排,是儒家圣人呢?还是像天幕中一样把人给挪到法家呢?
先前殿下的一手神来之笔,已经把孔家给解决了,百家都已经在“圣君”之名下汇聚在了京城,还需要荀子成法家圣人的骚操作吗?
“陛下,臣以为,荀子应为法家圣人。”大理寺卿石韫玉率先站出来。
天幕都说了,他是太子殿下的人,他都在大理寺了,三法司之一了,他说他是法家的,没人反对吧?
同样想法的陆承霖瞬间跟上,“臣附议,儒家已经有了那么多圣人,给法家一个又怎么了?”
“这是给不给的问题吗?”袁老尚书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不好对太子发作,还不好对同僚发作吗?
“什么是圣人?圣人并非尊位与虚名,是德行,是操守,是思想的引路人,是明灯。法家呢?只有利益,权术,而全然没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