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幕最近这几期,相隔时间倒是不算远。”
六月,八月,冬月,不算新年的问月前奏,今年就已经三期了,这天幕也还要赶工的?
“天幕!”
“天上真的有天幕!朝廷说的是真的!”
东宁省,东宁岛与琉球群岛上,各处的百姓纷纷看见了天幕。
朝廷为了之后不惊吓到百姓,也让百姓提前有个准备,早就告知了百姓天幕的情况,甚至将之前几期的一些内容做了一个总结,传唱给百姓听。
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没有亲眼见到之前,百姓总是不能彻底相信的,不过他们也不会反驳,毕竟中原的实力他们还是清楚的,如今他们也是中原人了,跟着中原王朝的节奏迷信一下,就能让日子过得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结果今日,天上的一向异象告诉他们,朝廷来真的,没说谎。
“老天爷,您让我发大财吧!”
“神仙呐,我给您上香,您保佑我儿子一定要考上科举啊!”
“是啊是啊,不早点考上,等限制移民政策一放开,他们怎么考得过福建广东浙江那群家伙啊!”
“阿弥陀佛,无量天尊,观音菩萨,保佑老头子一家子平平安安,倭寇早日死绝,不能来打扰我们……”
瞬间变成大型迷信现场。
还在东宁省忙活的何汇更是一脸激动,他终于能看到了!不用在听别人夹带私活的转述了!苍天啊有眼呐!
【嗨喽朋友们上午好呀,上次我们讲了大梁弘德朝名人榜的三位经典人物,今天这一期呢,与上一期相反。
这一期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名字,并不那么的出名,他们的事迹,也并不显得一波三折,波澜壮阔,相对而言,少了故事性,少了传唱性,但他们,却仍在历史上熠熠生辉,是各个行业,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他们,亦是先贤。】
“这就好,这就好!”
朝堂上下一致觉得自己活了过来,波澜壮阔什么的,还是少来一点吧,他们受不得太多刺激,这样的默默实干的实干的人才,才是大梁的好人才。
【都说民以食为天,鹤仙也是一个对饮食很挑剔的人,所以开篇呢,我们就从饮食方面讲起。
先出场的,就是在养猪育猪方面十分权威的养猪大佬——黄湘生。】
“养猪?”百官纳罕,这有什么可说的?
不过后世应当挺富裕,人都挺闲的,这也值得说道。
姜衡则是来了精神,这个话题他喜欢。
这和贪不贪嘴无关,由奢入俭难,他从现代社会一下子穿到古代,已经很委屈自己的胃了,胃可是情绪器官,他不得为了身体健康,多研究研究饮食啊,现在看样子,又有ssr可以直接直抽了,姜衡自是喜不自胜。
京郊一处皇庄里:
“黄湘生?是我们庄子里的黄大姐吗?”
“是吧,这名字发音和字形都一样,而且黄大姐就在殿下的庄子里,这不对上了吗?”
“好家伙,我们这些养牲畜的,竟也能上天幕了?”
“可让黄大姐出人头地了!”
【《国语》有云:“天子食太牢,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豕就是猪肉,在肉类的等级中,是末等的。
后来《礼记》中,又进一步的明确了肉类的等级: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以及有“君子不食溷腴”之说。
将肉类,也分了一个三六九等。】
“猪肉腥呐。”
“腥又咋了,那也是肉,你们有钱人能挑,我们可挑不了,过年时候能吃一顿肉,那也值了。”
“什么有钱人,我就是个穷书生!”
“能读书,也穷不到哪儿去……”
京城,慎侯惊奇地诶了一声,“羊在猪肉前?北蒙羊多啊!”
京城里,怎么能只有他一个草原来得,多孤单啊!
【而之所以这样分,也是多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统治者需要强化阶级的概念,提高自己的身份,巩固这样的认知,所以连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要标榜出阶级。】
这天幕,怎么总是冷不丁地给朝堂来一个锤子,有些东西,大可不必说得这样直白,我们这一期是娱乐性质的吧?
但他们阻止不了,元泰帝都一声不发呢,再看太子,哦,太子正在兴头上呢。
【另一方面,便是客观上的原因了。
在我们今天,猪肉成了最常见的肉类,食用方式也多种多样,对猪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但在以前,尤其是大梁以前,猪肉是真的不好吃。】
【首先是饲养方式“豕食不洁,性下喜秽”:食用泔水等食物残渣都是养猪养得过于富裕的人家了,一般而言,都是让猪吃人类的排泄物,圈养与厕所混建。
这种情况下,你让上层人士怎么喜爱吃猪肉?】
瞬间,天幕下原本还笑着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