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节(2 / 3)

傅玉行沉声不悦道:“让你们办事,你们倒睡得香甜。还得我亲自进来见人!”

两个市监睁开困眼,看到面前一个面带不快的公子哥儿,分明是个陌生脸,那气派态度又好像是他们应该认识的人,一时又是困惑又是惶然。

对方见到他们的态度,更蹙了眉,“快把东西拿来,我今日可是一点都不得空,不要耽误我的时间!”

那市监立刻弹起身来,从一旁桌上取来红牒,一个画了字,一个盖上红泥,瘦个子双手递过。两个心底却都在犯嘀咕。临递过去前,二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胖市监终于壮着胆子问了句:“小官人,你是——”

门外的赵蘅挺直了身子。

傅玉行手上待要接过红牒,又停住了,他慢慢抬起眼,挑了挑眉:“你不认得我?”

他那沉沉的睫毛半垂着,眼睛一扫,能让所有人怀疑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太过愚蠢。

另一个瘦子一拍脑袋:“啊,小官人想必就是县丞大人的那位妻弟罢!小的们位卑眼拙,小官人可别怪罪!”

玉行不接话,只拿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显示出一种教养良好的不耐烦。瘦个子忙把红牒递上来,嘻嘻笑道:“县丞大人早已经交代过了,小官人怎么还亲自过来呢。”

傅玉行扯下嘴角,以讥讽的语气道:“我也没料到我姐夫手下的市监做事这样认真。”说着,抽了红牒转身就走。赵蘅紧跟在他身后。

到了门外,那胖市监却又在身后喊了一声:“哎,小官人,你还没将节符交给我们!”

节符是商家经营的证明,看来是本地商户以此来交换红牒。

门外两人脚步同时一顿。

傅玉行慢慢转过身来,慢慢地看紧了胖市监。

赵蘅听到他用一种拖得极慢的、慢得近乎处刑的语气,反问出一句:

“哦,那么,二位稍候,我这就回我姐夫家中,取来节符给二位过目?”

……最后,是那胖市监自己掌了几个嘴巴,一面说着希望小官人不要怪罪,一边希望他事后在县丞大人面前多多美言,自己可没有忘了他老人家的交代,两个一起恭恭敬敬奉送他们出门。

傅玉行一路昂着他高傲的头颅,看也不看那二人,在一连串的恭维赔罪声中,带着赵蘅,风度翩翩出门去。

“县丞跟他们交代什么了?”

“我哪会知道。”

第二日上午,广场旁众多药贩守在好容易占来的摊位前,一面吃着干粮等待开市,一边欣羡地看着众多商户掌柜命令人手将药材药柜搬进庙里。

昨日那药农家小姑娘突然惊讶地叫了一声,“阿爹,你们看那!那两个人——”

进庙的人群里,隐约有一对令他们相当眼熟的男女。这家人一面啃着干粮,一面怀疑自己的眼睛。

人群中,傅玉行肩扛手提,赵蘅搬着药架。红牒子上给他们划了一块最靠近大道中心的位置,这地方二人自然没有占,以免和那位县丞大人的正牌妻弟碰个对头。他们在靠近马殿几个较小的铺面当中挑了一块地方,和其他几家挨在一块,分不出你我,以防被集市里巡逻的市官们察觉。

赵蘅搬到一半,起身把落在鼻尖的碎发伸手拂开,视线在半空中转了个弯。

傅玉行顺着她视线看去,发现让她多看两眼的原来是前面推着小木车过去的一个卖豆儿果的摊子。

“要不要吃豆儿果?”他问。

赵蘅把碎发梳到脑后扎起,“哪还有时间吃零嘴?你快点,把药箱搬来。”

昨日还一身风流矜贵的公子哥,这时一身粗衣麻布,任由她使唤着干这干那。

下午,铜锣三响,药集正式开市。

连着几日,傅玉行除了研药卖药,也到处走走看看。场内偶尔有巡逻的市官过来,赵蘅就看天看地,反正不与人家对上视线。

吃饭也都在摊上。赵蘅坐在木箱上,举个馒头要吃,又拿开了,眼巴巴盯着庙外的方向。“说是有海商要来,怎么这么多天了也不见人影。”

傅玉行抱着手倚在旁边和她一同看,馒头也拿在手上,也不是要吃的样子。

“也许是不来了。”他这几天把药市各处都看过了,江宁县的药材品质一般,管理松散,离水路也不算近。这地方唯一能够支撑起一个药市的,就是这间药王庙每年在祭祀时吸引一些药商。这两年宣州的药市混乱,药材涨价,兴许也把一部分人也分到了这里。总体而言,不是一个收购药材的好地方,那海商或许对此地不感兴趣。

海商总也不来,药市上许多摊位囤不住货,这两日陆续把药材都卖了出去。这天上午,市集上的人头却像地虫游动的沙地一样依次鼓动起来,从广场外到集市里,传进来一个令所有人面露喜色的消息:

海商登岸了!

一时间,卖了药的叹息懊丧,沉着气的欢天喜地,都急嚷嚷把摊上最好的药摆出来。

赵蘅和傅玉行对视一眼,都道是时机来了,也欢喜不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