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57节(2 / 2)

了,据说前景很强,待遇还好……

助教看着周瑞远去的背影,感觉有些可惜……

离开实验楼,周瑞在冷空气和灿烂的阳光中伸了一个懒腰。

这样的话,自己的本科就算结束了。

“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特事特办的话,大概过两天就能给自己?

周瑞拿出手机,有心想要发条微博嘚瑟一下,毕竟今天的“发声”任务还没有完成呢。

不过转而又感觉大可不必……“周本科”的身份就默默终结吧……

那今天发什么内容呢……头疼……

路过操场的时候,周瑞听到了熟悉的螺旋桨声,转头望去,几个学生正在操场中央飞无人机,看样子似乎是有组织的活动,十几个人,七八架“灵鸟1”,还有一架“灵鸟1pro”。

呵,真有钱,好羡慕啊……

隐约想起听李文倩说过,学校成立了一个“无人机社团”。

距离寒假没几天了,没想到还在搞活动,看来活跃度很高的。

当初答应和学校的“增强沟通”,基本都落到了实处,“开放日”两周一次,社团也建立了起来,“无人机设计大赛”也顺利开始。

不过大赛要给大家一点时间,制作一架能飞的无人机,对于大学生来说没那么容易。

从报名到参赛有四个月的时间,学校还有指导老师,开明智能也会时不时派员工来指导一下。

考虑到这么费工夫,周瑞觉得到时候可以增加一点奖励,再给追加一点赞助,把场面搞得好看一些,隆重一些。

正想着呢,手机轻震,周瑞掏出来一看,是赵院长的电话。

“小周,你论文拆分的事情,我把第一部分发你看一下,如果没问题,我们准备直接以‘复大太阳能研究所’的名义,投一下《科学》。”

再次强调,“复大太阳能研究所”,是投稿单位,一作依旧是周瑞本人。

他那篇“干巴巴”的论文,直接从理论到制备方法全撸了一遍。

从学界现有的成果来参考比较,“钙钛矿路线”效率被拉升了接近8倍,与传统“晶硅路线”相比,也有两倍的提升。

如果直接发布,虽然足够震惊,但也有些浪费,这里面就有些学界的弯弯绕绕了。

最后为了配合母校的计划,周瑞同意对论文进行拆分,留出时间和空间。

经过赵院长的解释,周瑞才知道之所以赶在这个时间投稿,还有点别的考量。

想卡在周瑞本科毕业(程序完结)前。

这样周瑞,就是一个本科阶段发过s顶刊的科研人了,是一个极少有人拿到的荣誉。

学校算是为他考虑,这倒是一个之前周瑞没注意过的点。

有赵院长做亲自操刀,这篇拆分后的论文大概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一内容,而且掩盖了包括大规模制备方法等实质内容,只保留了实验室理论,并且最终效率卡在了167%。

也就是说:在全新的路线上,刷新了“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效率记录。

这里面就是学界的弯弯绕绕了……因为他可以自己再刷新自己的记录……

不说在《科学》上整个连续剧,搞个三连发、四连发应该没太大问题。

周瑞表示这水论文是门学问,看来发论文也是啊……

“东西我发你邮箱里,你确认没问题和我说一声……其他就不用管了,学院会帮你处理。”

“好的,那是不是也可以官宣一下‘太阳能研究所’的事情了?我之前预告过的。”

赵院长疑惑道:“预告?什么预告?”

“就是我自己的社交账号里,最近在养号,缺内容。”

赵院长:“呃……我不是很懂,不过问题不大,就今天吧。”

这些和学界的流程没太大关系,发就发吧,小周开心就好。

周瑞和赵院长约定了一下共同官宣的事宜,然后坐在操场边的长椅上,开始编辑内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