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拂了一身满 第47节(2 / 4)

p;&esp;“颍川方氏向来以清正忠义自居,如今却怎么还对一介朝廷‘叛臣’执礼?莫非你此刻终于明白那卫钦小儿不过是弑父夺位的乱臣贼子,秦王殿下才是真龙天子命之所归么?”

&esp;&esp;狂风呼啸黄沙弥漫,远方云间已断续传来声声闷雷,方献亭的目光依旧一动不动地停留在卫铮身上,那一刻仿似足有千钧之重、远比天边雷霆更摄人心神。

&esp;&esp;“今上乃先帝亲手所立太子,继承大统固为理法自然,弑父篡权之说不过无中生有向壁虚造,尔等也不必在此虚张声势混淆视听。”

&esp;&esp;“然,”他声音更沉,神情亦愈发肃穆,“陛下守仁义之道而遵孝悌之理,深知殿下乃为奸人所惑方才生此大谬,若就此归降必从轻发落、使君可谢罪于宗庙而赎过于万民,望殿下三思。”

&esp;&esp;

&esp;&esp;——嘀嗒。

&esp;&esp;雷霆过后雨水又至, 于此北境荒漠却是极为罕见的天象,乌云聚拢之下卫铮投来的目光格外阴鸷,终于也渐渐与他舅父一般恼怒讥诮了。

&esp;&esp;“‘大谬’……”他似喃喃自语, 嘴角染上一丝诡异的笑,“贻之……你永远这般厚此薄彼。”

&esp;&esp;他的声音陡然拔高。

&esp;&esp;“难道你就从未想过?”

&esp;&esp;“父皇生前尚有东迁之念, 何以那般突然便暴毙于我母妃殿中?皇兄提前数日便令娄氏和卫弼严控宫禁把持都城, 当日若非我提前收到风声避出长安如今便早已成了你口中那位仁君的刀下亡魂!”

&esp;&esp;“他便那般纯善慈悲心无瑕垢?纯善到父皇一去便杀了我的母妃?”

&esp;&esp;“方贻之,你好生看清楚——你一心侍奉的君主究竟是人是鬼!”

&esp;&esp;三军阵前鸦雀无声,唯他一人声嘶力竭句句诘问,方献亭眉头紧锁神情却无一丝动摇, 望向对方的眼神依旧严厉冷肃。

&esp;&esp;“先帝驾崩举国同哀, 若殿下对缘由生疑自可召太医署详问彻查——帝位之争无非关乎一姓、却于天下万万生民无涉, 难道殿下自认冤屈便可开门揖盗引狼入室、借突厥之兵屠戮百姓谋逆作乱不成?”

&esp;&esp;语罢再次回首看向身后,西突厥汗王拓那已率兵亲至, 凶悍如野兽般的眼紧紧锁在他身上, 似早迫不及待要报二十年前方氏血洗之仇。

&esp;&esp;“此非为君之道……”

&esp;&esp;方献亭的神情愈发冷漠。

&esp;&esp;“……亦必不会为天下所容。”

&esp;&esp;雨势渐大阴风呼啸,卫铮的神情却已隐隐显出几分癫狂,下一刻钟曷狠狠一挥手中长刀, 又骂:“一派胡言——”

&esp;&esp;“弑父篡权者天下人人得而诛之!秦王殿下起兵诛暴亦是顺应天道!”

&esp;&esp;“方献亭!你族为谋一己之私助纣为虐背叛先帝,今又何敢以忠臣良将自居而在此地大放厥词!”

&esp;&esp;这话说得实在惹人发笑, 毕竟异族之兵尚在身后, 究竟何人谋私背叛早已一目了然——突厥人又岂肯劳而无功?此次这般慷慨借兵必也有更大图谋,他日若果真攻得天下又当如何与钟氏分赃?巍巍三百年大周或将一朝沦为他人砧上鱼肉,割地纳贡已成定数、更恐百姓将为其屠戮凌丨辱。

&esp;&esp;“钟曷……”

&esp;&esp;他终于让方献亭的目光移向自己,只是却竟与他那早已化作黄土白骨的父亲一般轻蔑高傲。

&esp;&esp;“自瑞贤年间始先帝便对钟氏一族宠信有加, 高官厚禄荣华加身,满朝上下无人可比;你于国未有寸功, 今又为避祸自保而引寇入关,即便贪得一时之利、又岂能如愿坐稳这江山?”

&esp;&esp;只有这匆匆的一眼、须臾后便重新看向卫铮,天色阴沉恰似末路征兆,方氏主君踞坐马上的模样却依然顶天立地。

&esp;&esp;“殿下……”

&esp;&esp;他的语气微松弛了些,也许不仅出于少年相识的情谊,更因他本深信对方并非心无尺矩之人。

&esp;&esp;“悬崖勒马尤未为晚,先帝在天之灵亦绝不忍见天下离乱社稷凋敝……随我归朝戴罪立功,我必保殿下性命无虞。”

&esp;&esp;颍川方氏一诺千金,世上无人会疑其所言真伪,卫铮那双深深凹陷的眼睛亦一错不错地盯着他,片刻后又看到他身后近十倍于神略军之数的突厥铁骑,暴烈的雷雨一瞬模糊了视线,那一刻即便落泪也无人可知。

&esp;&esp;“保我?”他狞笑起来,张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