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民国小百姓 第26节(2 / 3)

好说:“贵只贵在云南白药,其实那支消炎药吧……它不是真正的进口药品。”

常先生吃惊道:“难道这是假药?”也不该啊,若真是假药,他那天早就该因为炎症并发吃大苦头了。

两位大夫都说,像他这样重的伤,能平安度过危险期,药品的作用应当不小。本来大夫们还想拿到化验室去化验一下成分,等忙完想起来后回手术室去寻,药瓶早就被扫走了。

“这倒不是,”春妮拿出想了好几天的说辞:“拿这药给我的人说,这药他们是仿的外国药造的。现在的药厂您知道,不能向外说出去,不然分分钟又变成倭国人的,或是被逼关停。先生,您可一定要替我保密啊。”

常先生登时严肃起来:“竟是如此?那这个话题我们以后都不要再提,先生我也不会再问了。”完了还叮嘱她:“你也不要再说起这事,跟谁都不能说,知道吗?”

春妮心说,不是怕你病着还要操心药费的事,我能费心给你编这样的谎话出来?

用这套说辞成功糊弄住常先生,春妮并没有感到轻松。

因为常先生靠在病床上,果真如常文远所说,开始考起了春妮。

当然,用常先生的话说,这绝对不是考试,就是“随便聊聊”。

可是常先生啊,随便聊聊,您能不能别总把话题往“你觉得读这几本书对你有什么启发”,“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做了什么事”,“萧何月下追陈平,啊,不是追陈平吗?那追的是谁?”这种问题上带啊!

春妮被考出了一身的汗。

直到常太太端着补品进门:“好了好了,都受了这么重的伤也不消停。春妮好心来咱们家看你,你看你把孩子吓的,让人好好喘口气怎么了?”

春妮心里狂点头,趁常先生被数落,赶紧起身告辞:“常先生,您好好养伤。我先走了,改天再来看您。常太太,您别送我,照顾常先生吧。”

“等等!”常先生叫住她,转身从床头抽屉里抽出几本书:“这些书你再拿回去看看。”

春妮:“……”春妮简直怀疑常先生这几本书是走哪带哪,只等哪天碰到她了塞给她。

她本以为这回常先生养伤,自己能逃过一劫,没想到还加了担子。

捧着这几本书,春妮心情沉重地走出常先生卧室。

这种沉重的心情在看到客厅里满脸凝重的常文远时,加倍不爽。

常文远站起来:“伯母,我去送密斯顾吧。”

常太太便住了脚:“好,文远,你一定把春妮送回家。这一带最近太不太平了,小姑娘可要留心一点。”

春妮一看常文远那样,就是有话跟她说。

果不其然,刚走出常先生家,常文远就说:“伯父可能不会走了。”

春妮猜到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事到如今,只好安慰他说:“现在大家都知道倭国人干的好事,倭国人面临的中外压力很大。想必在这个时候,他们是不敢乱来的。”

常文远摇了摇头:“伯父身中三枪,刚刚他住的地方你也看到了,根本不适合养病。”

春妮知道,他跟自己说起这些事,也只是因为一腔郁气无处倾吐,并没有指望她能对自己有所帮助。

她对常先生的固执深为不解:“常先生为什么坚持不走?那么些大学都撤去了内地,也都在继续招生啊。”

上回跟方校长聊过一回海城学校的现状后,事后她通过各种渠道特意了解过,知道那些被炸毁的大学,一部分留在了租界,另一部分则在陆续的撤离中。

“吴江大学校内损失不严重,是伯父他一直想问倭国人要回原来学校里的设备和藏书。”

春妮只能默然:在有些读书人眼里,书比命还重要。

“这怕是很难吧。”

“很难。”常文远吐出口气:“但再难,只要有一线希望,这些书也不能落在倭人手里。”

“最近常先生遇刺,租界内外反响很大,或许可以用这件事做做文章。”她说。

常文远看了春妮一眼:这真的不像是从一个刚从家乡逃出来,没上过学的小姑娘说出来的话。

不过她连云南白药这种稀缺药品都弄得到手,这也不是个普通姑娘能做到的事。

常文远想起伯父同他说的,这位小姑娘武艺高强的事,不由有些好奇:她功夫真的有这么厉害?那她还有什么能耐?

春妮这时也在暗暗观察常文远。

刚刚路过倭国巡捕房,她免不得又想起那天他在倭国巡捕房的怪异表现。

从表面上看,巡捕房附近已经恢复了平静。但春妮通过市井流言分析,知道这段时间被关进巡捕房里的人,大部分都是被偷偷运出去,在海城郊县挖筑各种地下工事。倭国人为了保密,事成之后通常是一粒子弹了帐。这些人只要进了巡捕房,没有通天的关系,绝对是回不来的。

那些人经过一夜的缓冲,说不定早逃到了租界,也算是逃出了一条命。反正春妮是没听说,有谁被再捉回来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