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在我治下,守卫者相接相援,虏马但凡敢过河,便能立即为我所擒。……”
朝臣们眨巴着眼睛听着,直到刘义隆长篇大论说完了,才明白皇帝不仅一心要打这一仗了,而且早已把各个时期的长远战略考虑周详。
天平立时偏离太子刘劭那面,而众人齐声颂圣:“陛下英明!”
刘义隆并没有露出欣慰的神色,他想听到更合适的意见,可惜听不到。他想起一个人,曾经先帝入关时,他献计十策,九策中鹄;他敢于在先帝决策错误的时候,冒着他的锋镝苦苦劝谏……他被心中突然冒出来的追悔吓了一跳,抬头时目光有些茫然,然而朝堂下俱是称颂的笑脸,一个个谄媚而愚蠢。
刘劭自然异常不快。
回到东宫,太子妃殷玉英上前迎候,刘劭烦躁地说:“你让开!”太子妃有些怕他,低头敛衽道:“是。妾见殿下不快,不知如何分忧。殿下可是心里有什么不爽利的事情?”
刘劭哼哼了两声道:“妇道人家懂得什么?背晦!”隔了一会儿问道:“你还不走,是有什么事吗?”
殷玉英这才喃喃道:“刚刚东阳公主府上来请殿下过府,但未曾说是怎样的事情。”刘劭斥道:“荒唐!公主府的事哪件是小事?一早就该来报给我!”整了整衣领,抹了抹头发,拂袖走了。
太子妃身边的侍女,只敢等太子离开了,才上前宽慰女主人:“殿下今日心情不好,太子妃不要难过了。”
殷玉英换了一副神色,带着泪光冷笑道:“他嫌我,我也不是不知道。可叹我也算是大族的女郎,人都说命好——这般的荣光,我宁愿不顶!公主府能有什么大事?左不过他又想着王鹦鹉那个淫/妇了。公主和他,名是姊弟,内里讨好混账的情形,真以为我不懂?”
旁人这下连劝都不敢劝了。但见未来的皇后双目盈盈,满是悲观无助的神情。
却说刘劭,翩翩然来到东阳公主的府上,他的姐姐东阳公主刘英娥笑融融过来挽着弟弟,说:“太子近日一看就是心里不痛快——天大的不痛快,到我这儿就能消解一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