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这次去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孙悟空糊弄了几句,把化缘时长这话题给糊弄过去了。
打开荷叶后是白面烙饼,配上带来的一罐咸菜,猪八戒和沙和尚吃得唇齿留香,但是唐三藏开始挑刺了,嫌弃烙饼被报的时间长不酥脆,又问孙悟空是不是去玩耍了。按理说短时间内饼子不该是这种软塌塌的。又因此批评孙悟空心思不在取经上。
吃完饭还要唠叨,从孙悟空不认真取经一路翻旧账,骑在马上开始管路,还要管教孙悟空。
孙悟空想着他只要不念紧箍咒,一切都好说。随他唠叨,那是左耳进右耳出,也不管他。
然而唐三藏一路上都在不停地唠叨,从三四月份一直唠叨了五月端午,各种看悟空不顺眼,孙悟空的脾气还是吃软不吃硬,早先唐三藏刚开始挑刺的时候他只要伏低做小的赔礼道歉这事儿也就结束了,可是他满不在意。加上唐三藏又是个唠叨性子,加上小肚鸡肠,觉得孙悟空这人桀骜不驯,更加絮叨,孙悟空就更不想大搭理他。
这一天看到了前面有一座高山,唐三藏终于说了点别的话:“徒弟们,前面这座山十分险峻,仔细有妖怪。”
孙悟空顶了一句:“我等真心皈依我佛,惧怕什么妖怪。”
这次唐三藏没说什么,催动骏马进了山,虽然山路崎岖难行,但是白龙马毕竟不是一般的马匹,驮着唐三藏轻松过山,下坡的时候眼前是一片平地,孙悟空就拿棒子吓唬白龙马,这也不是第一次了,白龙马就撒开梯子,一口气跑出去了二十多里地。
这时突然出现了几个劫匪,上前围住了唐三藏,看他的坐骑神骏就要打劫。
孙悟空赶来救了唐三藏,一口气打死了好几个的劫匪,剩下的跑了。唐三藏看了闹着要让八戒挖坑埋了他们,表现的悲悲切切。
猪八戒嘟嘟囔囔,还是去挖坑了。唐三藏这回是真的心惊肉跳,这一路走来,他和孙悟空之间的矛盾爆发点都是因为孙悟空打死了人。
给孙悟空戴紧箍咒的那次,是因为孙悟空平打死了人。三打白骨精的那次,是因为白骨精变化成了人。这次也是因为孙悟空打死了人。
孙悟空一路上打死野兽妖怪他都不过问,唯独对打死人不依不饶,究其原因,不过是物伤其类。
唐三藏的心里,自己是个人,尽管别人说了很多次,说他是如来的弟子,但是他自我认为自己是大唐子民,是个有出身有族谱的人。
因此掩埋了这些劫匪后,唐三藏念经超度这些劫匪,最后说了一句:“你们要去阴司告状,不要告我,他姓孙,我姓陈,冤有头债有主,不要告取经人。”
孙悟空听说后冷笑:“师父,是俺老孙打死了人,也是为你打死了他们。这一路上老孙为了师父,可谓是风餐露宿尽心尽力,看在这几年一起行走的份上,怎么还唆使他们去告俺老孙?”
说完直接提着金箍棒把坟包砸了。
唐三藏更生气,这时候猪八戒和沙和尚偏着唐三藏说了几句,扶着师父上马。
几个人这才又走了起来,然而这时候师徒不和,猪八戒和沙和尚又在一边煽风点火,接下来的气氛非常差。
孙悟空想了,自从离开了毒敌山琵琶洞后,大家的态度都变了,原因也很简单,经过女儿国那位女王的亲笔注名,现在大家都不是戴罪之身,自然要各个思考自己的前程。
孙悟空用自己代替唐三藏的思绪考虑,为了保持权威,自然是要打压队伍里最厉害的大徒弟。
孙悟空再代入猪八戒和沙和尚,也了解了他们的心思:无非是取而代之。
至于猪八戒和沙和尚知道不知道自己的本事小不足以保护唐三藏往西去,这两位也有考虑,这一路走来,被打死的妖怪没几个,都是有后台的,只要能腾云驾雾去找到他们的后台就行,这一路上有几个穷凶极恶的妖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