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站在田野中,一时间只觉得恶意从四面八方涌来。入乡这么短的时间,乡人抵触排斥,勋贵圈地霸河,官府还要加租敲诈,简直没有一点顺心。
默然片刻后,他才又开口道:“即便得此返输,官府岁收较之大行台督令应该也相去甚远吧?”
郑满长叹一声:“实不相瞒,县署日常维持,本有耗费,均田租调乃是恒数,大户所出不入官仓,即便加上公田并各类杂收,较之督令仍欠近万石数。县尊并诸君计议,唯在秋后求诸大户,若大户不恤,恐怕就要领罪去职!”
“如果我说,我能助县里弥平此数,县中将何以惠我?”
眼见郑满愁眉不展的模样,李泰也大感在西魏当官真是不容易,凡事还要看治下豪强大户的脸色,实在憋屈。
郑满闻言后顿时瞪大双眼,上前一把抓住李泰手腕颤声道:“李郎此言当真?”
李泰连两千石的返输都心里打鼓、不能确定,说要补充近万石的粮食缺口,那只能是吹牛了。但他很有几分虱子多了不怕咬的气势,反正都要欠,不如往大里欠,最好欠到债主们对他毕恭毕敬。
“县中畜力有余,士伍人力应当也有。此诸类作业不足,力不能尽,所以衙库歉收。不妨将此诸类典租于我,我自返输补数。”
来到这个世界也算有一段时间,李泰也察觉到在西魏公器私用还真不是什么触犯忌讳的大罪。
为了完成业绩目标,甚至县令都要下乡乞求大户。打包出租县衙富余的人力畜力,既能维持尊严,还能完成目标,何乐而不为?
“我不是信不过李郎,但事关重大……”
“我明白,不会让郑从事你担当风险,自有方略可以说服县尊!”
李泰嘴上说着,视线落在郑满送来的那些农具上,长辕犁、短辕梨等等。那么接下来就是,召唤,曲辕犁!
第0026章 天道酬勤
武乡县令名字叫做杜昀,京兆人士,年纪五十出头,但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苍老一些。
“那李伯山真的保证能助县衙弥平秋后督令缺数?他凭什么?就凭高司徒新所受赐的那十七顷田庄?”
在郑满返回县衙报告此事的时候,杜昀确是欣喜不已。最近这段时间以来,他被大行台督令搞得焦头烂额、寝食不安,做梦都在想该要如何达成目标。
从昨天下午一直到现在,杜昀都在打听李泰和高仲密的底细,但了解越多便越失望。
陇西李氏是天下名族不假,虽然经历河阴之变的打击,但在如今的西朝、东朝仍不乏族人亲眷历宦,不过却不包括这李泰一家。李泰之所以来到关西,还是作为高仲密的从事。
至于高仲密则就更惨,部曲亡散、势力尽失,只剩下一个司徒的虚位而已。这两人唯一指望的,还是两天前县衙拨给的一座田庄。
那田庄虽在商原肥乡,但在县府管辖的公田中却只是中等偏下,所以今年才会轮休,根本未作耕种。十七顷的田庄,哪怕尽是平地良田,又得仔细耕作,没有任何的耕田成本,所得尽输官仓,也达不到万石的水平啊!
“既然都已经出城,县尊不妨就乡看个仔细。卑职只是觉得,那李伯山既然出身陇西李氏嫡宗,总不会狂言自损家声清望。”
行途中,郑满听到县令这质疑声,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县令杜昀闻言后便冷哼一声:“既是名族子弟,倒也值得我走访一程。但如果他只是狂言戏弄,我不会放过他!”
上午时分,众吏员便簇拥着县令来到了商原北部的李泰庄园,郑满刚要快行一程前往通知李泰准备,却被县令抬手喝阻。
“这、这是什么犁具?你们诸位在别处见过没有?”
此时田地中已经开耕,一名庄客手扶着一架结构有些复杂、但又显得和谐美观的犁具,在耕牛的拖曳下正快速的在田中往来耕作。杜昀眼睛直勾勾看着那造型别致的犁具,嘴里则向左右发问道。
“瞧着倒像河北近年传入的蔚犁,却比蔚犁复杂得多!”
一名随队的县衙从事打量半晌,才开口说道。
杜昀一边摇头一边翻身下马,快速向田间行去,口中还说道:“不是蔚犁,蔚犁辕架短小,虽然轻便,但却犁沟太浅,只合平地熟田使用,难作开荒生耕!”
说话间,杜昀已经走进田地里,望着那犁铧翻耕出的沟垄既长且直,眼睛顿时变得更加有神,直往驾驭耕牛和犁具的庄客追赶过去。
郑满在后一路小跑,对旁边几名有些愣神的庄丁们喊叫道:“这位是县中杜县尊,还不快报知你家郎君迎接!”
几人似懂非懂的向营地奔跑去,而在营地断墙后,李泰也早已经见到大队行人走进来到自家田地,但仍不紧不慢的望着坐在他对面土堆上的戍主周长明笑语道:“我园中用力不足,入乡时也晚,抢时如同救火,实在分不出闲力打制器物!”
“十匹布!一架犁十匹布!我知粗布薄纱也难抵此益农巧具,但乡户多是贫寒,租调催急,实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