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道:“把这羊肉、鱼鲊散去别席,给我盛一碗粟米饭,今晚只用餐,不饮酒!”
侧席作陪的朱子勇听到这话,半是诧异半是惊喜道:“仆之前多劝主公须忌口,主公总是不听,怎么今日……”
“有人笑我口福浅薄,向我许诺会勤奉美味,我在等着呢!”
贺拔胜闻言后便哈哈一笑,并用眼神点了点李泰。
李泰见状后便微笑着站起身来,走到贺拔胜食案旁,从腰畔掏出一个小竹筒,拔开塞子,倒出莹白的晶体颗粒,用手指捻着撒入那一盒齑中,再用筷子拌匀,推到贺拔胜面前笑语道:“伯父请试尝,这一盒齑是否比平常更鲜美?”
贺拔胜自不担心李泰会毒杀他,见状后便拿起筷子夹了一些剁碎的菜叶送入口中,略作咀嚼后眉梢顿时一扬,几口将菜吞咽下去,指着李泰未及收起的竹筒诧异道:“这是何物?怎么能让食料变得这样鲜美?”
“我称它是味精,是从豆豉之中析出,越是陈年陶罐作豉便越鲜美,正是因为此物。”
李泰坐回自己餐位,笑着解释一声。
竹筒里的当然不是味精,起码不是后世工业提纯的味精。豆豉之类的酱制品,存放久了便会风干,解析出一些盐晶颗粒,这些颗粒的主体构成自然是盐,但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物质那就是谷氨酸钠。
谷氨酸钠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味精提鲜的最主要原因。
这一小竹筒的晶粒看似不多,但却是刮取了几十个放储豆豉的老陶罐才收集起来,里面的提鲜成分自然不比后世工业提纯的味精,但口感的提升也已经颇为显著。
有了这土法味精提味佐餐,贺拔胜也是胃口大开,不再介意没有酒肉,就着那一盒齑便吃了整整两大碗的粟饭,拍着肚子一脸的酣畅满足。
用过晚饭,天色也已经彻底黑了下来,贺拔胜又对朱子勇交代道:“李郎是我亲近晚辈,本身又颇具养家治业的智慧。之前为了维系此间营生,让你父子亲属常年分居,现在带他入庄,庄事大可付他,子勇日后便可随我行止,不必再困居乡里。”
朱子勇听到这话后便连忙点头道:“主公请放心,我一定配合李郎,尽快交割庄务详细!”
第0050章 晚景凄凉
“此间土层松垮,李郎小心慢行。”
崎岖的山道上,朱子勇行走在前带路,李泰手持一杆竹杖,小心的跟随在后。
“此间园业见籍六十八顷,陂、地各半,平地良田二六顷,坡上旱地十三顷,有桑八百三十二株,桃李杏枣果木三百……”
朱子勇一边行走着,一边对李泰讲解着庄园产业详情,一些具体的数字张口即来,可见对庄园的管理的确很上心。
李泰站在高处左右张望一番,开口说道:“园业面积怕是不止吧?我听说大行台吏治刚猛……”
“确实不止,不过大行台督治严明主要还是在人在物,地之赏溢尚属宽容。毕竟有耕才有产,群下愿扩地勤耕,也是一桩有益家国的好事。”
朱子勇也不愧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人物,一句话就把侵占田亩拔高到正义的角度。
看来这个问题也是一个世情常态,宇文泰未必不知,只不过出于某些原因尚未重视起来。
毕竟关中本地豪强各有产业,真正获得大量赐田的还是北镇武人和内附新客,对待这些人群若太刻薄,则就不利于统合拉拢。
这应该也算是西魏政权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吏治严明却又模糊处理的矛盾点。
“请问朱掌事,为何此间土质灰白,有异别处?”
昨天傍晚到来的时候,李泰便注意到这些坡地上的土壤多呈灰白色,现在登高来往便看得更真切。
这里的土质的确泛白,用手指一捻有着很明显的颗粒感,但那土壤细末又颇为润滑,倒跟杨黑梨在商原山坡上发现的那些陶土有些类似。
不过商原山坡上往往都是一坨一坨的分布着,不像这里几乎整个土坡都是这样的土壤。以至于流经此间的白水都水质清白,大概也是这河流得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