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领航跟着陈启大人离开时,就为他姐姐的周全布置了许多。留着威武侯之子一条命,只是他担心他侄儿出什么意外。如今这孩子已经健健康康地长到三岁了,也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他可是给威武侯世子准备了不少的红颜知己。
那人又不知节制,久而久之身子骨也被掏空了,听说威武侯府最近四处找寻名医。不知道他人怎么样,但是以后再也生不出孩子是可以肯定的。那么,唯一的孙子还能不是威武侯的继承人吗?
“对付荒唐之人只能用荒唐之法。”
“杜公子若是武将,一定是个足智多谋的大将。”
“也许一个运气超好的福将。”
杜领航考中二甲,虽然是最后一名,但是这进士功名已经到手了。他的老师陈启大人将自己的女儿许给了他,明年就大婚,这事儿甚至没找杜指挥同知就定下了。
想想也能理解,谁愿意在大喜的日子还要被人拿捏一番,有陈启大人在,杜指挥同知就算想干点什么也要多掂量掂量。今年年底,陈启大人怕是就能升成大理寺左少卿了。大理寺卿已经近六十岁了,还能再撑几年,等他退下,这位置必是陈启大人接任。
马上要成婚的可不止他一个,还有左言。左言的未婚妻是文信侯嫡女,当初因为未婚妻家世太高,左言压力一直很大,好在他一切顺利。
“可要将贺礼送去京都?”
徐京墨有些犹豫,他送了礼物会不会引起那位的不喜,但是就算不送,他就不知道他
与他们交好吗。“要送,这一下要备三份礼,还真的令人头疼。”
他们这样的关系,送礼可不只看贵重,心意比什么都重要。
“三份?”
“瑾瑜虽未明言,但是我感觉他是打算自请外放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成,所以刚才他就什么都没有说。不能给了人希望,然后再让人失望。
“花姐姐也不容易。”从认识她,每天都见她笑的开心,但是背地里有多少苦楚都是自己默默咽下。
“你总是这么怜香惜玉。”
“女子更能明白女子,我虽不觉得女儿身不好,但也不得不承认,女儿身总有一些力所不及的时候。”就好像科举,无论你有多少才华,只要你是女子,便永远不可能参加。
其实,细看之下,除了官场和书院,哪个行当没有女子呢?
第57章 过路税
“子期,这是朝廷的邸报,你且看看。”
徐京墨从老师的手里接过邸报,认真的看了起来。邸报是官办的,专门用于传递朝政,一般只有官员能拿到,但是有些有门路的商人会想法子拿到邸报,抄录或印制后牟利。
自打过了年,温大学士对徐京墨的教授就完全换了个法子,不再拘泥于书本,这些也不需要他再教了。徐京墨虽然老成,但是年级小,对朝政和人际关系知之甚少,所以温大学士拿了朝廷的邸报来当教材。
“老师,朝廷又增了个过路税。”
这税是针对商户的,每过一城收一次,运送的距离越远,这税就越高,几乎是一城抽税一成。若是从临安到京都,至少经过七个城,这税就是70。
“你怎么看这个过路税。”
“所有东西会尽量本地消化,比如临安是主要的绿茶产地,若是所有绿茶都在本地去售卖,那肯定是卖不起价的;若是往远些的地方去卖,为了保证利益,商人们一定会提高售价。”
不仅仅是这样,“对于一些生活必需品来说,这过路税极大的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但是百姓自产的东西却被不断的压低价格。”
这过路税会使得物价的体系崩溃的!种粮食的地方,农户贱卖谷物;缺粮的地方要不买不到粮食,要不只能高价收粮。
温大学士又递了一封书信给他。
徐京墨读完,冷哼一声,那位李柏然大人果真是捞钱的一把好手。这过路税只是第一步,等着各地都感受过这过路税的威力后,朝廷会再发一个公文,设立“官商”。这官商就是负责从各地收购东西的,价格比当地卖的略高,又比运去远处售卖的要低。
看起来是不是很合理?但是这个官商的本质就是利润的掠夺,以前临安的茶叶一万两,卖去京都是一万两千两;有了过路税以后,临安本地出售可能只能买个八千两,卖出京都少说也要一万八千两。
官商可以用九千两的价格收购临安的茶叶,再卖去各地,不仅如此,官商会逐渐垄断许多行业,这样他再卖出的时候,也可以随意定价。就比如这茶叶,卖去京都可能就变成一万五千两了。朝廷两道政令就得了各行各业六成的利润。
“他人品如何姑且不论,但是捞银子的本事是一等一的,不然也不会升到如今这位置。”在京都,能纯靠关系走到高位的人,不是没有,但是很少。位置越高,要求就越多,没点本事是很难站稳脚跟的。
正道也好,歪门邪道也罢,终归是对上位者有用的本事。
“老师,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