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9节(1 / 3)

众人纷纷席地而坐,周围几个大帐的士兵听说都督到来,都赶过来旁听,很快将大帐围个水泄不通。

李邺笑道:“我听兵部官员说,大家都是自愿去河中戍守,我首先感谢大家的选择,相信河中多姿多彩的生活,不会让大家失望。”

“请问都督,我们的管辖疆域应该很大的吧!”一名火长问道。

李邺点点头,“确实很大,从伊丽河谷最东端,一直到乌浒河,相距约七八千里,骑马也要一两个月的时间,不过大部分都是崇山峻岭,但也有草场、有河流和湖泊,湖泊很大,像海一样,我们长驻的碎叶城旁边就是热海。”

“都督,河中地区人口多吗?”有士兵问道。

“不算少,但远没有大唐多,但小国很多,主要是粟特人、吐火罗人、突骑施人、葛逻禄人等等以前这片广袤的土地,我们只是名义上的管辖,但经过了怛罗斯之战后,这片土地被我们实际控制了,大家可能会分散到各地驻扎,享受各国、各部落最高的地位。”

“都督,会有战争吗?”背后一名旅帅问道。

这也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大帐内顿时鸦雀无声。

李邺点点头,“我可以告诉大家,肯定会有战争,但唐军在河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哪怕是对吐蕃军,他们也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还有西方的游牧民族,他们会向东扩张,不光是大食,还有别的势力,不过大家不用担心,唐军有天下最强大的战斗力,会横扫一切敌人。”

“我们什么时候出发?”终于有人问到了最关键的问题。

李邺笑道:“我明确告诉大家,正月十七日一大早,我们出发前往河中,如果有人想把妻儿父母也带去河中,我绝对欢迎,碎叶城有的是地方安置,大家可以到我幕僚那里报名,他们明天就会上任。”

第360章 榻中之物

进入十二月后,新年的气氛便一天天浓重起来,唐朝的新年叫做元日,又叫元旦,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大门贴上桃符和门神,酿屠苏酒、捣年糕,很多大户人家都要杀猪,用松枝熏制腊肉。

腊月二十以后,新年的气氛更加浓厚,家家都在院子里竖起长竿子,上面挑着旗幡,这是感受东风,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意思。

河中军营已经放假了,将士们都回家过年,规定最晚正月初十,必须抵达军营报道,否则将以逃兵惩处,那不光是本人要被严惩,全家都要被牵连流放。

天不亮,李邺被房间里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惊醒,他慢慢睁开眼,只见小丫鬟小红正趴在地上,用一根木棍在床榻肚子翻找着什么?

“你在找什么?”李邺嘟囔一句,又翻过身继续睡觉。

“夫人让我把破旧东西都找出来,我记得里面有几双破鞋子。”

李邺打个哈欠,“不是说过年要把旧鞋子藏在家里吗?”

“是要藏鞋子,但这个鞋子要藏自己的,不能藏别人的鞋子,这都是以前主人留下的鞋子,夫人说要把以前主人留下东西都烧掉,以免沾上晦气。”

“你这个小笨蛋,就不会把床榻拖出去一点,从另一头拿吗?”

“我试过了,拖不动。”小红委屈道。

“哦!我忘记了,我还躺在床榻上呢!”

李邺只得坐起身,打个哈欠,望着窗外,天还没有亮。

“小红,天还没亮就开始忙碌吗?”

“夫人说,天亮前必须把旧物装进袋子里,按理应该昨晚就收拾的,我忘记了。”

哪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风俗,李邺起身帮她把床榻拖出去。

“咦!”李邺忽然发现床榻中居然有个隐蔽的空间,里面好像有一个皮袋子。

其实这很正常,床榻是中空的,放在卧室里面,从来都是藏放贵重物品的地方,李邺的前身也把一百多文攒下的钱藏在床榻内的一个小空格里,被李邺无意中发现。

所以一般搬家,无论搬走还是搬来,都会把床榻仔细搜索一遍,以免白白便宜他人,或者期盼捡到便宜。

李邺伸手小心翼翼托出鹿皮袋子,年长日久,鹿皮袋子有点朽了,很容易扯坏。

袋子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小红也好奇地凑上前,李邺笑嘻嘻道:“见者有份,有好东西分你一点!”

“好啊!快看看是什么?”

李邺打开已经朽坏的绳子,里面竟然是满满一袋金光灿灿的豆子,是金豆子,足有三四斤,小红也捂嘴惊呼一声。

里面还有一卷绢布,也有点朽了,李邺慢慢展开,上面写了一行字,是颇为娟秀的小楷,‘元日,上赐金豆三斤三两,置榻中以避瘟。’

落款是‘通天二年,上官婉儿’。

竟然是上官婉儿留下的三斤金小豆,原来自己这张睡榻是上官婉儿的。

“小红,你们家新年时会把豆子藏在床榻吗?”

小红点点头,“有的,放一斤赤豆在床榻内,或者扔一把进水井,我爹爹说,用来避瘟,但放几个月就得取出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