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都想控制幽州。”
赵宽点点头,“城内的三百敌军呢?”
“都跑掉了,将军请看!”
邹滔一指西南方向,赵宽回头望去,这才看见山顶上有一座烽燧在熊熊燃烧,格外刺眼。
“便宜这帮狗贼了!”
赵宽恨恨骂了一句,下令道:“全军进城!”
斥候已确定城内没有伏兵,一万唐军随即进入了飞狐城。
河北,来自深州、定州、赵州、冀州、莫州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河北民众恐惧被回纥掳掠,开始大规模向河东逃亡。
对唐军来说,建立难民通道最大的难点只有两处,第一是打通井陉,其次便是对阵河北的燕军,必须击败燕军,保护官员和难民的安全。
至于动员百姓,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反复宣讲描述回纥人的可怕之处,众口铄金,必然会引发百姓的强烈恐惧,从而导致大规模百姓逃亡。
官道上到处都是逃亡的难民,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尽头,唐军骑兵不断将一袋袋干饼递给缺粮的百姓,并告诉百姓,进了井陉就会有粮食补给。
唐军大营设在恒州、定州、赵州和深州等四州交界处的鼓城县,李邺的中军大帐也在这里。
大帐内,李邺站在沙盘前对众将道:“河东军会夺取飞狐县,牵制燕军,幽州军内部矛盾极深,我们不用担心,魏州的田承嗣我会想办法说服他,我们要防的主要是南面相州的蔡希德军队。”
雷万春提醒道:“殿下千万不要轻视田承嗣,轻敌者必败,这可是殿下告诫每一个大将的训言。”
李邺点点头,“雷将军提醒得很及时,我会考虑周全!”
目前李邺也是五万军队,和河北的燕军人数相仿,关键看怎么用兵了。
田承嗣在安禄山后期便被封为魏州节度使,统领三万军队镇守河北东南,在安庆绪被围困相州时,多次向他求救,他却视而不见,甚至将军队撤离到德州一线,远离战场,并暗中向朝廷投降。
史思明取代安庆绪并夺取洛阳后,田承嗣再度投降史思明,史思明也投桃报李,封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统治魏州、博州、贝州和德州四州,继续统领三万军队。
田承嗣的对手是驻守在淄州、青州和齐州一带的田神功军,田神功原本是幽州平卢兵马使董秦的手下,董秦率军南下,两人分道扬镳,董秦去了中原,田神功率军活跃在河北南部和山东北部。
田神功目前率军驻守山东淄青一带,手下有军队五万余人,安史叛军攻不进山东,也是因为田神功镇守的缘故。
其实田神功的性质和李邺一样,也是属于半独立状态的军阀,不跟随安禄山造反,承认朝廷,但军队、财政都是自立的,很多官员也是他任命。
也正是有田神功在南面的存在,李邺才敢判定田承嗣不敢轻举妄动。
这天上午,田承嗣同时收到了史思明和李邺的来信。
第849章 保存实力
魏州长史田华匆匆来找父亲,田华是田承嗣的三子,年约二十五六岁,是一名文官,性格稍微懦弱一点,缺乏魄力,但他考虑问题很周全,这一点田承嗣比较认可。
走上大堂,田华躬身行一礼,“参见父亲!”
田承嗣缓缓道:“为父遇到一个难题,你来帮为父参详一下!”
说着,他把两封信一起递给儿子。
唐军进河北接难民这件事田华也知道,他很快看完了信,有些惊讶道:“孩儿没有看懂李邺的意思,什么叫实力是谈判的基础?”
“这句话我也没有看懂,但他的意思我明白,他是劝我保存实力,不要和他为敌,但史思明却督促我出兵两万,协助蔡希德围剿唐军。”
“父亲,他在信中提到田神功!”
田承嗣点点头,“就是这个问题,按理,史思明命令我出兵,我应该出兵,可一旦出兵,后方兵力空虚,被田神功偷袭怎么办?”
“父亲其实并不想出兵,对吧!”
“确实,李邺劝说到我心坎上了,我更想保存实力。”
田华想了想道:“父亲可以装模作样出兵,雷声大雨点小!”
“具体怎么做?”
“父亲可以大张旗鼓出兵,声势很大,诈称三万大军,发誓剿灭入侵河北的唐军,这是做给史思明看,然后父亲屯兵于贝州和冀州交界处,引而不发,等唐军撤离冀州,我们就趁机占领冀州,史思明问起来,就说我们和唐军三次激战,双方伤亡惨重。”
田华笑了笑又补充道:“我们要观察,若唐军被蔡希德军击败,我们上去补两脚,相反,若蔡希德军被击败,我们就留在冀州,总之保存实力,绝不替史思明卖命。”
“有道理!”
田承嗣捋须想了想道:“如果田神功出兵呢?”
“父亲,如果田神功出兵,那我们岂不是可以给史思明一个很好的交代吗?史思明也没有办法。”
田承嗣连连点头,既然李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