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637节(1 / 3)

而千石以下战船主要停泊在对岸的润州和太湖一带,另外在明州的水军基地内还有一部分大型战船,但都比较陈旧,封存在海港内。

尽管这种军队集体哗变属于重大事件,但鱼朝恩、李辅国一手遮天,他们唯恐空俸事件败露,紧急进行处理,将润州和太湖的一千两百艘小型战船调去扬州,又从江南各地驻军拼凑了一万人,再把封存在明州的大船调去扬州,在扬州成立了新水军,继续任命皇甫侁为水军大都督。

鱼朝恩这才轻描淡写向天子汇报,部分水军勾结李希烈哗变,已经被镇压,部分战船被烧毁,以李成式为首的一小撮人畏罪投奔了江夏。

李亨心思不在这上面,听说兵变已经镇压,还能省下一部分军俸,他便不再多问,随即下旨表彰皇甫侁,并命他兼任淮南道采访使,水军副都督改由鱼朝恩推荐的润州兵马使元景曜出任,又令宦官段乔福为监军。

在鱼朝恩一系列偷天换日的操作下,一起性质极为严重的集体哗变事件,就这样被轻描淡写地掩盖过去了。

此时,李成式的船队抵达了江夏,他们带来的战船受到了荆襄水军的热烈欢迎,李成式随即被李邺任命为长江水军副都督,虎贲郎将,替代之前刘长宁的职务。

另外,李邺又调两百艘大中型战船和五千水军前往东海岛,在东海岛建立水军基地。

时间一晃到了八月份,无论朝廷还是边境,都出现了难得的平静期,李邺便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开始他安西之行。

安西和北庭他一定要去巡视,那里是属于他的地盘,尽管遥远,但他一定要前往巡视。

这两天,李邺在忙碌地处理一些重要事务,为出发前做准备,同时要拟定出行线路。

他首先要去陇右,要去巡视西海驻军和西海盐场,同时访问吐谷浑。

然后是走大斗拔谷去河西走廊,还是直接走西海道,也就是祁连山的南面,他还没有拿定主意。

这天中午,李邺来到东市,特地拜访粟特人长老康迈利,老康迈利年约七十岁,他是粟特商人中的一个传奇,十岁就骑上骆驼,走上了丝绸之路,整整走了五十五年,直到六十五时才在长安定居下来。

他在粟特人中威望极高,粟特人之间的重大的矛盾,都是由他来调解。

康迈利目前开了一家胡人珠宝店,专门卖各种高品质的宝石。

身材瘦小的康迈利恭恭敬敬将齐王请进内堂,又让人挤最新鲜的羊奶招待。

李邺打量一下色彩艳色的内堂布置,笑道:“康老还要回撒马尔罕吗?”

李邺说的汉语,对方也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那就没必要用外族语言交流。

康迈利摇摇头,“虽然我现在头脑还算清醒,但我的身体已经不允许再长途跋涉,恐怕活着的时候回不去。”

李邺笑了笑道:“我今天来找康老,就是特地来了解西海道的情况,康老走过吧!”

康迈利沉思一下道:“其实西海道有两条,一条比较短,沿着祁连山南麓一直走,可以到敦煌,还有一条比较长,穿过四周高山包围的柴达尔腹地,从若羌出来。”

“是不是要经过尕斯草原?”

康迈利点点头,“一点没错,就是那条路。”

“这条路好走吗?”李邺问道。

康迈利微微笑道:“如果没有吐蕃人的袭扰,看我看来,非常好走。”

“那为什么后来这条路又放弃了呢?”

康迈利淡淡道:“我是商人,我们得考虑赚钱,我们的货物在张掖就可以卖个好价格,卖掉后,再买张掖的货物来长安,再赚一道钱,最后从长安买货回去,走河西走廊,我们的获利要比走西海道多三成,所以若不是因为战争,我们肯定走河西走廊。”

“那边不都是高山荒漠吗?”

康迈利笑了起来,“殿下去看看就知道了,那里水草丰美,一路都是草原。”

第1052章 西海春色

三天后,李邺在三千骑兵的护卫下,带着两万头骆驼出发了。

这次去西域巡视,杨玉环跟随在李邺身边,去西域一直是她的梦想,这一次李邺决定给她实现梦想的机会。

这次还有一名专门的向导,是康达利的儿子康柏,康柏今年也五十岁了,丝绸之路走了快三十年,西海道也走了七八次,路况很熟悉。

从长安一路向西,二十天后抵达了西海,今天的青海湖。

杨玉环坐在一辆宽大舒适的马车内,马车是特制的,铜轴铁轮,轮子很大很宽,非常适合在草地和沙漠中行走,用三匹强壮的马匹拉拽。

同样的马车还有二十几辆,里面都放置帐篷和其他物资,跟随在杨玉环的大车后面。

另外,杨玉环还带了两名贴身侍女莺儿和春儿,伺候她的起居。

杨玉环的心情很好,隔着水晶窗,她一路兴致勃勃看着外面风景,他们在茫茫的草原上行走,远处都是皑皑雪山,东面是赤岭,北面是大通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