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则和小师妹面面相觑,不由一笑。
竟然也到了给别人发压岁钱的年纪了。
随即将手伸进怀中,摸出几串铜钱。
很小一串铜钱,用细细的红绳串着,一串也就十文,小但精巧,孩童一个手掌刚好能拿住,又沉甸甸的,正适合他们。
这是二人早已准备好的。
昨天晚上,师兄们收拾桌碗,他和师妹坐在外面看星星,便商量过了这件事。
“起来吧,地上凉。”
林觉给他们一人一串。
季阴季阳又道了谢,这才欢天喜地的起身,小凌霄也跟着起身。
十文钱,看着不多,但对于这年头的寻常孩童而言,已经是一笔巨款了,足以支撑他们去山下集市或者县城中“挥霍一把”,看见糖葫芦就可以买糖葫芦,看见葱油饼就可以买葱油饼,甚至一串糖葫芦加一个葱油饼还用不完,还有余资。
几个十文钱加起来,就更多了。
林觉手在空中摊了一下,手中还有两串小铜钱,晃得叮当响,他低头一看,狐狸在打量彩狸这身花布衣裳,彩狸则在挠痒。
“给你们也一份。”
两串铜钱,正好落在它们面前。
狐狸和彩狸都是一愣。
小师妹有样学样,跟着他做。
狐狸和彩狸则更懵了。
本以为这是人的过场,是人才用的东西,没想到狐狸猫儿也有一份。
不知道拿来做什么。
不过互看一眼,交换眼神,不知道蛐蛐了个什么,便也低头叼着铜钱,回了屋中。
院中很快只剩几个大人。
“山神大气啊,竟赠师弟这么大一截灵木,而且灵韵如此浓重。”四师兄说道,“看来师弟是在为这乱世做准备了。”
“算是吧。”
“这么大一截灵木,能做多少豆兵?”
“一位。”
“一位?”
众多师兄都很惊讶。
“正是。”
林觉微微一笑。
这截灵木比他原先预想的要稍大一些,但是大也大不了太多。
原先林觉是按正常雕刻豆兵的比例、按自己看见过的龙伯残魂的体型来规划的,不过也没有必要那么严格,就比方说,他之前做的豆兵便大多都是高大强壮的身形,而豆兵的残魂不全都是如此,做出来的豆兵,大多要比生前更高大健壮、比例或体型合理一些。
这位龙伯豆兵也可以适当做大一点。
既然山神赠了这么大一截灵木,林觉便打算一点不浪费,比着这截灵木来做。
自然了,人体并不规则,而这截灵木圆滚滚的,若要雕刻龙伯豆兵,定然会从中裁下很多木料,只要规划得当,这些裁下来的木料,也够雕刻很多正常的豆兵。不过林觉还是打算将它们留着,今后龙伯若有损伤,就用这些木料来修补。
至于别的豆兵自有别的灵木。
龙伯的盔甲兵刃也不缺。
那位豹王赠予的长柄大刀是好材料,用来制作龙伯的盔甲兵刃绰绰有余。
“啧啧……”
一时几位师兄都啧啧称奇。
唯有大师兄开口:“莫非是龙伯?”
“正是!”
“嗯……”
大师兄点了点头,并不多说。
林觉则去煮了一锅汤圆,当做早饭。
如他所说,到中午时,山间的雾便散开了,唯独山下世界浸泡在滚滚云海中,太阳照下来,照过松枝雪晶,照过观顶瓦檐,晒得人很暖。
扶摇也被小师妹套上了一件土气的花布红衣,而且尺码还并不合适,须得它主动变小,才能套上去。
不仅是它,还有观中别的猫儿、细犬,乃至那头云豹,也都没逃过此劫。
到了下午,小师妹上山寻石,将之摸成地砖,拿回来更换填补。
白鹭飞翔在云海之上。
又有道人在山崖松枝之上踏步行走,在这冰天雪地云海滚滚的人间仙境中,好似藏身深山的仙人,下山游玩。
也有道童牵着驴子步行。
林觉则是留在观中,将灵木立起来,围着它转,用炭笔在上面不断画线。
随即取出飞剑开始下刀。
这是既以坚硬如铁出名,又生长了万年的浮铁木,寻常刻刀已经不起作用了。
一块块相对完整的木头落地。
许多木花散落,被风吹跑。
陆续有人趁新年前来上香,则由小师妹负责招待。
与此同时,山下集市,有两大一小三个道童排成一串,各自握着铜钱,从小贩手中购买糖葫芦。
这几个道童都面生,穿得很厚,脸颊被冻得通红,又很白嫩干净,大的两个也不过七八岁,小的则只有四五岁,也不知是从哪来的。更令人觉得称奇的是,在他们身后,还跟着一只白狐,一只彩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