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众人在听到“汉高祖”这三个字时,都齐齐怔住了。
因着母亲的愣神,刘信暂时挣脱了母亲的束缚,大声道:“我又没有说错,为什么要捂我的嘴!三叔还让那个项羽把大父煮成肉汤分给他吃呢!”
浑浊的眼泪缓缓流过刘煓脸上的层层褶皱。
他已经无心顾及另一个自己有没有变成肉汤。
他只知道,自己要完蛋了,整个刘家都要完蛋了。
“对着皇帝寻求道德,是如同缘木求鱼一般徒劳无功的事情啊。”明月用古文翻译腔为这个话题收尾,她并不想过多地批判这些掌权者的道德,“其实纵观全局,吕雉的父亲吕公是最幸福的那个人,此时他已经被刘邦封侯,外孙子也已经被立为了王太子,谁见了吕公都要对他的眼光和当初嫁女的决定大加赞赏,甚至到了现在还有人吹捧他为最会挑女婿的老丈人,而且他死的早,根本没活到吕家被族灭的时候,相当于是圆满地、不带一丝遗憾地去世了。”
“得益于刘邦的不讲武德和项羽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刘太公和吕雉都平安归汉,项羽身死,汉王得了天下。”据说刘邦是在群臣劝说下才忍痛撕毁了与项羽的议和之约,明月对这波操作叹为观止,“刘邦称帝,吕雉封后,刘盈也跟着一起升职了,变成了皇太子,紧接着,吕雉的两个哥哥都封了侯爵。”
吕公和两个儿子对视,默默无语。
一门三父子都被封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若是不知道吕家最后会被族灭就更好了。
据说另一队兵士在刘家并没有找到刘季,县令果断放弃了吕家这边,赶去了刘家。
因着顶头上司不在现场,院外驻守的兵士们也开始了眉来眼去、交头接耳,左不过是在说些吕刘两家的闲话。
却说朝会之上,又是另一番景象。
嬴政心中气恼,先前听明女郎讲到李清照那首诗时,他还曾为项羽的失败感慨万千。
如今听明女郎说此人曾与刘邦相争,便知晓他很有可能就是项燕的后代。
楚人嬴政能够肯定,秦朝二世而亡,这项氏一族必定是重要推手,不知这项羽小儿如今何在?
帝王威仪甚重,群臣噤若寒蝉,关键时刻,还是蒙毅开口道:“陛下,臣请往沛县,押送刘吕两族人入咸阳。”
嬴政不语,神色却和缓了一些。
王贲见状,也开口道:“陛下安危最为重要,蒙上卿不宜擅动,先前臣便奉命寻找汉朝先祖,然并无所获,如今正是将功补过之时。”
见陛下颌首应允,王贲领命退下,率一众骑兵趁夜奔驰而去。
而嬴政沉吟片刻,复又问道:“陇西侯近来身体如何?”
擅长揣摩陛下心思的赵高不在,八面玲珑、面面俱到的李斯也不在,朝堂竟静谧了一瞬,无人应答。
蒙毅正准备低声唤来一位侍从,前往陇西侯府上查探一番,却见李斯之子李由上前一步道:“回禀陛下,陇西侯一饭斗米,肉十斤。”
嬴政忍俊不禁,李由这是化用了赵国廉颇将军的典故,不同于那个被佞臣郭开贿赂的使者,李由并未将后面那句“一饭三遗矢”加上,这便有引荐李信之意了:“那请陇西侯出山之任,便交由郡守了。”
“务必将项氏一族,斩草除根。”
李由肃容:“唯。”
他因父亲李斯之过,日前被陛下传召,从三川郡返回了咸阳,同在任上的妻子也一齐返回了都城。
众朝臣面面相觑:听陛下这个意思,似乎李斯之罪,并不累及家人。
而嬴政此时在想些什么呢?
他在想,李由是个温吞性子,虽忠诚,但算不得聪明,与陇西侯素日也并不亲厚,怎会突然和对方有了交际?
第30章 六国余孽,临朝称制 虽并未称帝,在《……
嬴政思索之际, 忽见下首的扶苏张了张嘴,几番欲言又止。
显然,扶苏从天幕之中吸取了教训, 学会了不在群臣面前质疑君父的命令。
但这种做法又违背了他刚直的性情, 于是便有了这副奇怪的神情。
嬴政虽不知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句话,但俨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好在他已经不再对这个长子抱有其他的期待, 倒也没有过于生气, 平静开口道:“扶苏,休作忸怩姿态。”
扶苏愣了愣, 整张脸连带着耳廓都被晕染成了粉色,既已被皇父点破,他索性上前一步, 直言上谏道:“有关天幕之事, 李斯尚未修成定法。此时直接下令将项氏一族斩草除根,是否不合例律?”
嬴政被气笑了, 索性点了淳于越来答:“淳于仆射,汝来答汝弟子之问。”
淳于越叹气:“扶苏公子莫不是忘了, 这项氏一族本就是六国贵族,项燕后人也本就在我朝通缉令之上。”
秦朝对于乖顺的六国贵族, 采取的是同化笼络的手段:
将其迁徙至咸阳, 授虚职变相软禁,强迫他们学习秦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