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六十年代白富美(作者:凤轻轻) 第31节(1 / 3)

夏晓点了点头,朝着王爱华挥了挥手,就迫不及待地拆信了。

“大妹,展信佳!近来家里事情太多了,没能给你写信,让你担心了。你前后寄的两封信家里收到了,你年前寄回的粮食帮家里度过了一个难关。前段日子爷爷病了,家里的日子更艰难,二妹和三妹不想读书,想弃学,我跟厂里借了钱给她们报了名,正好你寄回的粮票和油票,我拿来换了钱还了厂里。”

夏晓看到这里,为这个哥哥点了个赞,觉得这个大哥有担当。她是知道下面除了小妹还小,两个妹妹都在读小学了。才读到小学,到底文化太低了,而且还有五年就要革变了,趁着这几年能读多少读多少,不然到时候哪读的了书。

“你在那里过的好,哥哥很为你高兴,你性格一直内向,哥哥还担心你到时候下乡被欺负,融不入集体,但现在从你的信中看到了你的变化,你变开朗了,长大了,懂事了,爸妈一直拿着你的信看,夸赞着你,都很为你高兴。”

夏晓微微一笑,又有些叹息,她用原主的身体活着,也要为原主的家里尽一份力。

“先跟你报个好消息,妈又怀上了,我们很快又有一个弟弟妹妹了。”

好消息!!!

夏晓看到这里不由瞪大了眼睛,我的天啊,她上有一哥,下面还有三个妹妹,现在她妈竟然怀上了!

虽然夏晓知道这年代的人,还是多子多福的心里,而且还没有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兄弟姐妹很多,但家里都这样的条件了还要生。

她妈虽然怀孕了也可能还继续工作,但家里有一个孕妇,将要多一个娃。

那她这个大哥得多大压力,一个十七岁刚踏入社会不到一年的男孩子,跟高稼兴同年同岁,就要承担起整个家庭重任了,夏晓莫名地同情这个哥哥。

看完了剩下的信,都是提醒她要注意安全,好好在这里劳动,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找机会调回城去。夏晓心里暖暖的,也叹息一声,调回城那也是十多年后的事了。

夏晓知道家里肯定不像大哥的困难肯定不像信里的那么轻描淡写的,不过终于收到了信,也安下心来了。

回了知青点,夏晓就面对了大家的关心,“怎么样,你家没事吧?”

夏晓道,“就是爷爷前段时间生病了,还有我哥在信里报喜了,我妈又怀上了,明年将多一个弟弟或者妹妹。”

第62章 大熊二熊

“哟,夏妈妈怀孕了,那真是喜事,恭喜夏晓了。”大家朝着夏晓贺喜。

夏晓看着大家那发自内心的恭喜,微微一笑,看来她和大家的观念还是有出入的。

所以夏晓不由问道:“你们不会觉得家里生活本就艰难了,已经有一儿四女了,再生孩子不是增加家里的负担吗?”

“多子多福,生出来肯定能养的起了,而且都怀上了,也舍不得掉吧。”王爱华先道。

夏晓这才想到,这个年代应该没有什么避孕的吧,而且也很少人会去避孕吧。

“夏晓,你就是想太多了,你妈能怀上,那是多好的事,兄弟姐妹多了才好,有个什么事大家都能帮衬一下。”杨雪华道。

“就是。”王爱华应了声。

“夏晓,你要是不高兴弟弟妹妹的出生,觉得他们不该生出来,那就自私了。”冯英道。

夏晓摇头,“我没觉得他们不该生出来,只是觉得家里穷,饭都吃不上了,怕难养啊。”

孙玉华道:“你想太多了,有国家养,城里的孩子一出生就有粮票领的,怎么会养不活。”

董美华则在这个时候出声了,“我也不喜欢这样,我家就是重男轻女,我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本来只有我姐下乡的,但我妈生了个弟弟,我就下乡了,不然我也不会待在这里回不了城。”

董美华的语气里听出了对自己弟弟的浓浓不满,而且心里也怨家里重男轻女。

董美华这话一落,大家一静,在城里,家里有两个孩子,就必须有一个下乡,三个孩子也是一个下乡,四个就有两个下乡。

他们这些下乡的,城里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在读书,或者步入社会工作,但不管怎么样,在城里确实比在乡下吃苦舒服一些,所以大家心里多少有些异样吧。

一开始大家是以最大的热情和好奇过来的,大家积极劳动,努力为生产队做出贡献,但一旦不能回城,大家心里都不痛快了。

不过按照原主家,原主是迟早要下乡的,但不该是十三岁这么小的年纪,得晚几年。

和宿舍的人聊了之后,夏晓就开始给家里回信了,先问了爷爷的身体状况,又问了二妹和三妹的学习情况,还有小妹的,让她们好好读书。若是真想为家里减轻负担,就努力读书,跳级上学,这样还省学费。

到了特殊时期后,就恢复高考,夏晓这会也是希望这几位妹妹好好读书,至少也要读完初中,最好能读高中,到时候可以一起考大学。

关心完了几位妹妹,夏晓又关心父母,关心未出世的弟弟或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