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活了,活了七十二岁,不仅熬过了三国,还熬走了曹操、曹丕、曹叡,寿命如此,直让他们感到阵阵无力。
听他们这么说,司马炎悄然让腰板更直,“没错,我司马家都挺长寿,就算按社稷安稳,我司马家也当之无愧。”
众人沉默,无法反驳,因为司马家要是都长寿,水平再不差,的确比四十五年换了五个帝王的曹家强。
只是,理智归理智,现实归现实,他们三国众人打生打死,最后的江山之主却落到司马家手上,心里能舒服才怪呢。
“曹丕,你准备怎么处置司马懿?”孙权看着司马懿眸光冰冷,极其不屑道。
“司马懿,你说呢,朕该怎么处置你?”曹丕叹道,他是倾向于把司马懿斩草除根的,但是又觉得对外不好交代。
他这个帝王,并不是一言九鼎的存在,而司马懿的势力,实在不容小觑。
“你啊你啊。”贾逵看着儿子贾充,也不知该说儿子如何是好,毕竟曹家那样不行,总不可能指望儿子一颗歪脖树上吊死。
而对于贾充给司马炎当臣子,曹操并不怎么在意,毕竟改朝换代,总不可能指望臣子们对曹家从一而终。
尤其是他并不怎么注重臣子们的道德,手下不乏才华横溢却又道德败坏之辈,想也知道皇室势弱,他们没什么忠诚可言。
“好了,梁道你别生气了,又不是你背叛的某,儿孙自有儿孙们的选择。”曹操劝贾逵道。
可看到他,贾充却腿脚发软,跪下道:“我,我杀了魏帝。”
曹操:“?!!”
贾逵震惊,忙问事情真相。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随着司马家势大,魏帝曹髦不愿意做傀儡帝王,遂率众讨伐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他是帝王,当时的人们都不敢还手,彼时贾充在司马昭儿子司马炎手下当差,若是让魏帝曹髦讨伐成功,贾充也无法幸免,所以贾充就对着魏帝曹髦出手了。
听完经过,贾逵人都傻了,曹操更是眼前一黑,只觉得头疼欲裂。
贾逵一脚把贾充踹倒在地,“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主公,主公,您没事吧?”
“某觉得自己要短寿,某还以为曹家帝王换的勤快是因为他们短寿呢。”短寿的确是一方面原因,却不想还有人为短寿的方法。
“要我说,你们曹魏的根基就不稳,司马家能势大到篡位,还不是因为你们自己养出来的。”蜀汉和东吴人翻白眼道。
“你个小兔崽子,没事弄什么九品中正制,那不就是另一个‘世卿世禄制’吗,那东西秦朝都不用了,结果又被你拾起来了!”曹操终于找到发泄口,直接抽向曹丕道。
就像蜀汉和东吴说的,曹丕弄出来的九品中正制有很大问题,它会让本就有权有势的人更加有权有势,直至他们力量膨胀到可以威胁皇权。
一般的帝王都是抑制这种力量,如此才能确保皇权稳固,结果曹丕倒好,居然主动帮助世家勋贵壮大,倒不如说他们没有反心才不可能呢。
司马家只是九品中正制第一个养大可以威胁皇权的世家,要是魏朝不灭,像司马家这样的还能出许多个,可以说曹魏灭的不冤。
曹丕委屈的不敢还手,“若不是这样,儿子还能当上皇帝吗?当年汉光武帝就是这样做的,我以为咱们曹魏就算不如西汉,也不可能不如东汉。”
“嘿,这脑子,你既然想学汉光武帝,那怎么不看看汉光武帝借助世家力量称帝,地位稳固后又是怎么打压世家的。”别管汉光武帝的打压有没有用,起码人家有这个态度,而曹丕倒好,连个态度都没有。
“我也想削弱世家,可是我做不到。”曹丕神色灰败道,他手下的世家力量可比汉光武帝时期的世家强大多了,他又不傻,怎么可能不知道削弱世家可以巩固皇权,可问题是他能做的到吗?
最后,因为世家力量过大也没影响到自己的利益,曹丕就没怎么管了,谁知魏朝会短短时间内就被颠覆。
而就算知道症结所在,曹丕就能改变魏朝的九品中正制吗?他要是敢改,能提前下台,或者当魏帝曹髦的前尘。
“我说,你晋朝用的也不会是九品中正制吧?”蜀汉和东吴人猛地看向司马炎道。
司马炎:“……九品中正制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
就像曹丕,他也离不开世家的力量。
“不过放心,我不可能像魏文帝那样,我虽然用九品中正制,可也大肆分封了宗室,宗室可以制衡住那些世家。”司马炎把希望寄托在血亲们身上。
听他这么说,众人倒也说不出什么来,只能期望晋朝真如司马炎所说,顺利维持下去吧。
“三国纷争,终于要结束了。”意识到这点,众人心头难免惆怅道。
就像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落幕,惆怅有之,更多的还是欣慰。
“希望晋朝能迎来一个太平盛世。”众人希冀道。
虽然他们都是因为乱世而成为的时代弄潮儿,可是不代表他们会喜欢乱世,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