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点。
知青回城,她之前听她妈和哥说过,说是最近回来的多,走后门托关系的也多。
前段时间听谢欣怡让刘大姐她们帮着找工作的时候,她还以为谢欣怡背后使了力,就没上赶着锦上添花,哪里会想到这么久过去了,谢欣怡她大姐还没回来。
没回来成,只有两个可能,要不是当地政府卡的紧,要不就是背后劲没使到位。
当初小蒋接替她妈班来逃避下乡的时候,一开始也像谢欣怡这般,咋弄都不给通过。
后来还是她妈私下找人打听,这儿托关系,那儿送人情的,这才把事儿给办下来。
找人帮忙托关系,这档子事儿小蒋看了不少,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变数,人说了算的事儿,它自然就有操作的空间。
她让她男人过去后机灵点,背后的意思,她懂,扎干事在农业局混了这么多年就更明白了。
小蒋让谢欣怡放心,顺便和她一起又去找郭姐和刘大姐了解了下帮她大姐找工作的事。
“最近一段时间回城的人特别多,我给我家里厂子里的亲戚都说了,但…没着落。”
郭姐有些不好意思,她把收罗来的消息说了下,怕谢欣怡不信,还说了下自己亲戚上班的厂区情况。
刘大姐这边也没找到合适的工种,“我把能问的人都问了,就差让你叔去问他们伐木场了。”
她尽了力,把情况说了后还问谢欣怡,她大姐介不介意去国营饭店后厨帮忙。
国营饭店后厨帮忙,应该不符合有工作回城的要求吧?
她猜测,不过并没立马拒绝,只晚上回到家后找百科老公问了下,等确定不能算回城条件后,才答复的刘大姐。
国营饭店后厨帮忙,其实工作挺好,若不是为了回城,这工作还是能做上一做的。
毕竟天干饿不到手艺人,去后厨帮忙,学点手艺,将来改革开放了,说不定还能靠这本事养活自己也不一定。
只是眼下,这工作并不适合需要依靠工作回城的大姐 。
谢欣怡只能再三谢过刘大姐,大伙也说会继续帮着关注着。
工作没着落,她便只能先等着小蒋老公那边的消息。
京市到裴家村所在的市需要两天两夜,然后火车转客车,客车转驴车,到了后还要休整一下才能下到乡里。
谢欣怡每天掰着指头算时间,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大姐回城一事上,差点忘了自己还有孩子。
因为她要上班,小月儿从生下来后就一直挨着文淑华睡。
白天她去上班的时候孩子还没醒,晚上她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吃过饭出去玩了。
孩子生下来这么久,除了一开始晚上闹觉的时候她哄过几回,下来就是过年放假的时候和孩子待的时间长一点。
感觉自己穿过来,事儿没后世当牛马的时候多,但时间却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作为母亲,她很不合格,这次小月儿发烧住院,她才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睡没跟她睡,带也带的不多,陪伴时间不多,就连这次孩子发烧都是文淑华先看出来。
她看着躺在床上小脸烧的红扑扑的可人儿,心里愧疚的紧,眼泪不觉地流了下来。
“都怪我,晚上风大,就不该让她出去的。”
一旁,文淑华握着孩子的手,不住地怪自己。
文淑华把责任全都揽到自己身上,这让谢欣怡心里越发难受和愧疚,“妈,您千万别这么说。”
她擦了擦眼泪劝慰哭得比她还厉害的人,“要不是您,我到现在都还没发现小月儿的异常。”
今晚她下班早,回来吃过饭后就去院子外看小月儿和同龄人玩。
文淑华和几个认识的人站在一旁聊着家常,她便主动担起了看孩子的责任。
可能是因为平日和孩子接触的太少,文淑华发现小月儿不对劲的时候,她还在鼓励孩子去把气球捡回来。
“怎么感觉小月儿今天蔫蔫的?”
直到文淑华发出这句疑问,又上前摸了摸孩子额头,她这才知道,孩子发烧了。
烧的很严重,谢欣怡抱着她往医院赶的时候,孩子浑身上下都是烫的。
孩子发烧不是小事,虽后世没孩子,但她见过周围有很多因为一次高烧就烧失聪,甚至烧成痴呆的孩子。
从知道孩子发烧到医院的路上,谢欣怡整个人都是麻的。
她止不住的发抖,却又不得不逼着自己坚强,不过好在发现的早,离医院也近,到医院后医生给检查了,告诉他们问题不大。
问题不大,是因为文淑华发现的及时,眼下见对方自责,她便安慰,还说这么多年,要不是有文淑华帮着她照顾孩子,她也不可能过的这么轻松。
照顾孩子很费精力,谢欣怡后世看她日益憔悴的表姐就知道。
她感谢文淑华的付出,也暗自发誓以后一定要多陪陪女儿。
和她有着共同感悟的,还有听到消息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