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馒头这会儿也听小亲王讲了,“爆炸案的内幕那么惊人啊,乖乖!这下好了,那些人连仗着靠山王的余威作威作福都不行了。靠山王世子这回肯定被连坐斩首。只是可怜那个刚过继的嗣孙,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就要被流放了。”
那个嗣孙年纪不到斩首的岁数,肯定是终身流放。不过这也只能怪他父母贪婪了。
当初被淘汰掉的几家怕是庆幸不已。
小馒头送小亲王和娴姐儿从侧门出去,就听王府下人过来禀告,“灵犀郡主连家门都没能入,邵家直接扔了一张休书出来。”
这会儿虽然是夜半,该传出去的消息还是会传出去的。
事儿太大了!肯定等不到明早就全传开了。
以灵犀郡主的所作所为,随便找一条犯了七出的就可以休了她。至于她被休了,以后要怎么度日,那就没人关心了。
娴姐儿道:“她现在是哪门子的郡主啊!”
魏楹当晚根本没回来,就在丞相值房睡的。
沈寄一早派人把已经放了一年多的丞相官服熨烫好,给他送到宫门处。他派人去拿到值房换上就直接上朝。
苏相虽然也是半夜才忙活完,却是回家去了。还同皇帝告了个假说岁数大了,实在撑不住。
真要撑大概也不是不行,但让他在丞相值房和魏楹挤半宿,然后再上朝去看他当着文武百官,重新风光上位,那也太心塞了。
皇帝便大方的给了假,让他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翌日沈寄才吃过早饭,挽翠便告诉她,“夫人,收到许多拜帖。怕是都知道老爷复任丞相了。”
“请她们统统三月三来家,我就不一一单独招待了。”
都是一品,可掌不掌实权大不一样。而且,就是掌实权,正的跟副的还是大不一样。
她收拾好了出去,发现小包子和傅清明一大清早的从书院跑回来了。
如今其实已经开学了,不过小包子和小馒头还是没有去读书。
因为去年他们是三月走的,今年三月再去读正好接上。这些日子就自行温故知新。
但小包子因为女学的事儿,人还是在山上的。估计这是一大清早听到昨晚的消息跑回来的。
“大嫂,大哥真的又是丞相了?靠山王府完了?”
“嗯,是啊。传到东山书院去的消息难道还有假的么?”
小包子道:“这消息也来得太突然了!咱家还是三月三宴请么?”
“是啊,不改。只不过规模要扩大许多而已。我还要操持慈心会的事儿,家里的事还是照原计划,让你姐和小姑姑帮着张罗。”
也就是个宴请,这姑侄俩锻炼过的,没有问题。
锦上添花而已,出不了什么纰漏。
倒是慈心会的事儿麻烦一些。
不过如今魏楹又当了丞相,慈心会里很多人肯定就知道知趣了。
至于外头那些懒汉、帮闲,让小权儿和管青派人捉拿了带头闹事的,根本不是问题。
理顺了,散了的人心再聚拢了就一切都好办了。
傅清明进来的时候看到两小在外头捉虫喂鸡。这会儿进来也没见到小豆沙,便随口问起,“大嫂,小豆沙呢?”
“八皇子邀她进宫看小公主去了。”
靠山王谋反一案很快落下帷幕,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时光荏苒,一晃眼已经是两年后了。
小芝麻怀上了头胎,小豆沙也成为女学的佼佼者。
女学如今也有近百名大家贵女或者是平民女子求学。
而傅清明已经是举人,即将下场考进士。
林谆也在为下场考进士做准备。他比众人年长,因守孝才耽误了下场。
他之前就是举人了,读预科是因为孝期满了错过了应考。入学就是为了有师长可以随时请教。
小包子和小馒头倒是不急,考中举人就和徐赟一样暂停了。
小馒头又出门写生去了,小包子在规划进一步扩大女学招生规模的事。
如今主流社会也慢慢接受了女学的存在。
倒是信哥、宁哥还在东山书院继续读书,他们的学力考举人还差了点。
魏楹的表弟也考中了秀才,有意带儿子一同上京求学。舅舅已经回返异国,但同魏楹一直有书信往来。
魏楹再任丞相,可谓是驾轻就熟。
平王对靠山王之事知情不报的消息,一直没有暴露出来。不知道是不是皇帝捂住了。
不过这两年一直以调养身体为名留在京城的他,却是失了圣心。
他此时留下倒是成了被看管一般。
但太子也不敢再掉以轻心。
皇帝已经明确告诉过他,如果能力真的不够杰出,这太子也是可以换人做的。
两年的时间过去,洛王也是将要带着商队返回了。
芙叶圆了回草原的梦,如今也返京等待儿子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