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游客之后,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就出现了许多晒照片和晒体验的人。
有一些不明成份的人在下面阴阳怪气:“这些只是中国政府想让你们看见的。”
有个人发了一张不知谁家小屁孩惹事生非后,被手里握着晾衣架,怒火中烧的妈妈狂追的照片:“我相信中国政府没想让我们看到这个。”
更多的人则好奇于他们在中国怎么交流,是不是真的像宣传片里说的那样,连小学生都能指路。
有人中肯地回答:“大城市的英文普及率是很好的,特别是学校附近还有办公楼很多的地方,景区和小城市不行,他们很友善地希望为我做些什么,遗憾地是无法使用语言沟通,我们只能回归最原始的肢体与绘画交流,事实上,我的小儿子交流能力比我强很多。”
在路菲菲的宣传文章下面,收到许多外国人能学习旅游中文的愿望,要求不高,希望能够解决找厕所、找餐厅、问车次的问题。
如果能把一些推荐餐厅里的常见菜名和照片也列出来就更好了,到餐厅可以指着照片点菜。
还有人希望能学习中国人常见的手势,就是一只手能从一数到九的手势。
“我对小吃摊主伸出我的拇指和食指,想买两块饼,他竟然给了我八个,一个路过的人告诉我,在中国,这个手势不是二,是八。我不理解,为什么小指和无名指伸出来是二,食指和中指伸出来也是二,拇指和食指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八?”
其实对外汉语资料一直都有,在网上也能查到。
不过所有国家的初级语言学习资料都一样,都从问好开始,客气是很客气,但是想从“你好吗?”快速进步到“我想点一杯奶茶三分糖不加冰,现在喝”还有一段距离。
很有可能他们苦练出来的水平就像《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努力了半天,想问“你叫什么名字”,结果说的是“梅毒驴子”。
想让他们努力憋出来的话快速让人听懂,提供的学习资料,就要有意识地去掉一些外国人很难发的那些音,至少就算听不明白,也不会有歧义。
路菲菲提议可以做成实用旅行信息app,手机自己说话,不用游客跟自己的舌头较劲了。
其实,她还想做的是国际版的点评类网站。
路菲菲自己在国外旅行的时候,会使用猫途鹰(tripadvir)找吃的,但是,里面评价很高的一些店,她去了只感到味道平平无奇,甚至有些失望。
最后,她的心得是,必须看中文点评,或者打开大众点评,看看有没有有识之士去过,并留下细节。
对于外国人也是如此,网上经常看到外国人被西红柿炒鸡蛋迷得神魂颠倒,仿佛只要是中国菜,外国人就会无条件的接受。
其实他们也是有自己口味的,否则左宗棠鸡和橙皮鸭也不能霸榜那么多年。
曾有一个中东运动员吐槽中国菜不好吃,因为没有他热爱的鹰嘴豆糊糊。
路菲菲想给筛选功能增加一个只看跟自己同一个注册国家的选项,虽然同一个国家的人未必也互相吃得惯,不过总比外国人要强一点。